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明代建安文学批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7页
    (一)选题缘由第10页
    (二)研究对象与意义第10-11页
    (三)研究概况第11-17页
        1 有关研究专著第11-13页
        2 有关博士论文第13页
        3 有关硕士论文第13-14页
        4 有关单篇论文第14-17页
一、洪武至成化时期:建安文学批评的复兴第17-27页
    (一)将建安文学置于“风雅正变”的文学史中进行考察第17-19页
    (二)“诗发乎情”与“止乎礼义”的辩证统一第19-22页
    (三)探溯源流,突出承继关系第22-24页
    (四)以辨体为主:吴讷《文章辨体》对建安文学的著录与批评第24-27页
二、弘治至嘉靖中期:建安文学批评的发展第27-41页
    (一)评介地位,论述风格第28-34页
    (二)探源溯流,评品高下第34-37页
    (三)论述建安诗歌的功能第37-38页
    (四)阐发诗旨:徐献忠《乐府原》对建安诗歌的著录与批评第38-41页
三、嘉靖中期至万历中期:建安文学批评的兴盛第41-75页
    (一)对建安文学形式的批评第41-47页
        1 对用韵、声律的批评第41-44页
        2 对字法、句法的批评第44-47页
    (二)以“史”的眼光考察建安文学的风格特征第47-52页
    (三)追源溯流,探讨影响第52-57页
        1 谢榛对建安文学影响的重视第52-53页
        2 王世贞对建安文学创作渊源的探讨第53-54页
        3 胡应麟探本溯源与探讨影响的并重第54-57页
    (四)辨明体制,评骘个案第57-61页
        1 对建安四言诗的批评第58-60页
        2 对建安乐府诗的批评第60-61页
    (五)比较批评,品第高下第61-65页
    (六)追求诗歌“情”与“理”的谐合第65-67页
    (七)选本对建安诗歌的著录与批评第67-75页
        1 溯诗家之渊源流变:冯维讷《古诗纪》对建安诗歌的著录与批评第67-69页
        2 理论与实践的分离:李攀龙《古今诗删》对建安文学的著录与批评第69-70页
        3 以体类分:张之象《古诗类苑》对建安诗歌的著录与批评第70-71页
        4 以“正音”为主:浦南金《诗学正宗》对建安诗歌的著录与批评第71-73页
        5 辨体制,明正变:徐师曾《文体明辨》对建安诗歌的著录与批评第73-75页
四、万历中期至明末:建安文学批评的新变与回归第75-115页
    (一)《古诗归》对建安诗歌的著录与批评第75-85页
        1 多选“三曹”诗作,偏重乐府:《古诗归》对建安诗歌的著录概况第76-77页
        2 深入诗作情境,强调诗之“情”与“厚”第77-80页
        3 对“三曹”文学的批评第80-84页
        4 注重阅读体验,阐发事理第84-85页
    (二)《古诗镜》对建安诗歌的著录与批评第85-91页
        1 《古诗镜》对建安诗歌的著录概况第85-86页
        2 “建安之病”的提出第86页
        3 对曹植的褒贬参半第86-88页
        4 对曹丕、王粲的激赏第88-91页
        5 阐发诗歌的内蕴情感第91页
    (三)许学夷对建安文学的批评第91-98页
        1 探寻源流第92-93页
        2 比较批评第93-95页
        3 品第高下第95-97页
        4 重视才情第97-98页
    (四)冯复京对建安文学的批评第98-105页
        1 对“三曹”文学的批评第99-102页
        2 对“建安七子”文学的批评第102-105页
    (五)其他人对建安文学的批评第105-108页
    (六)选本对建安诗歌的著录与批评第108-115页
        1 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对建安诗歌的著录情况第108-109页
        2 臧懋循《诗所》对建安诗歌的著录情况第109-111页
        3 唐汝谔《古诗解》对建安诗歌的著录与批评第111-115页
结语第115-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3页
致谢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V、Nb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MgH2储氢材料吸放氢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稀土掺杂纳米颗粒与有机分子复合体系的光学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