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8-15页 |
1.1、中元古代大气环境条件 | 第8页 |
1.2、中元古代海洋化学分层模型 | 第8-9页 |
1.3、诱发碳酸盐沉淀的主要微生物过程 | 第9-12页 |
1.4、碳酸盐结核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1、早期成岩作用的证据 | 第12-13页 |
1.4.2、结核的两种生长模式 | 第13页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13-15页 |
2 地质背景 | 第15-18页 |
3 研究内容与分析方法 | 第18-22页 |
3.1、各类地化指标对古环境的指示意义 | 第18-19页 |
3.1.1、无机碳同位素 | 第18页 |
3.1.2、有机碳同位素 | 第18-19页 |
3.1.3、铁组分 | 第19页 |
3.2、研究材料与分析方法 | 第19-22页 |
4 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研究 | 第22-43页 |
4.1、碳酸盐岩结核特征 | 第22-29页 |
4.1.1、高三段地层序列与岩相特征 | 第22-27页 |
4.1.2、碳酸盐结核宏观形态特征 | 第27页 |
4.1.3、结核内部宏观结构 | 第27-28页 |
4.1.4、围岩结构与结核比较 | 第28-29页 |
4.2、结核的显微结构 | 第29-32页 |
4.2.1、矿物组成 | 第29页 |
4.2.2、结核内部与围岩微观结构及其反映的沉积微相特征 | 第29-32页 |
4.3、结核内重要组分的超微组构 | 第32-36页 |
4.3.1、矿物组构与空间配置 | 第32-36页 |
4.3.2、有机组分与结构特点 | 第36页 |
4.4、碳酸盐岩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36-43页 |
4.4.1、结核及其围岩的δ13Corg与δ13Ccarb | 第36-38页 |
4.4.2、TOC、主微量元素与铁组分特征 | 第38-43页 |
5 讨论 | 第43-49页 |
5.1、高三段碳酸盐岩结核形成的环境条件 | 第43-44页 |
5.2、海水氧化还原条件对结核形成的影响机理 | 第44-45页 |
5.3、结核形成机制与早期成岩作用的关系 | 第45-46页 |
5.4、碳酸盐岩结核的化学组成、分布与成核过程 | 第46-49页 |
6 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个人简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