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考虑随机缺陷的钢框架支撑结构高等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实际意义第13页
        1.1.1 课题来源第13页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3页
        1.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页
    1.2 影响钢框架支撑结构稳定性和承载力的因素第13-20页
        1.2.1 钢框架支撑结构分析方法概述第13-14页
        1.2.2 非线性因素的影响第14-20页
    1.3 高等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第20-22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钢框架支撑结构设计方法及对比研究第23-39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钢结构的分析方法第23-25页
    2.3 三跨二十层框架支撑结构设计第25-38页
        2.3.1 设计概况第25-26页
        2.3.2 一阶弹性分析第26-31页
        2.3.3 二阶弹性分析第31-33页
        2.3.4 高等分析第33-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钢框架支撑结构试验研究第39-45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单跨两层钢框架支撑结构静力试验第39-43页
        3.2.1 试验概况第39-40页
        3.2.2 初始缺陷的测量第40-41页
        3.2.3 试验结果分析第41页
        3.2.4 与有限元结果对比第41-43页
    3.3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多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变形性能研究第45-83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考虑随机初始几何缺陷的分析方法第45-48页
        4.2.1 现行规范方法第45-46页
        4.2.2 蒙特卡罗法第46-47页
        4.2.3 拉丁超立方抽样技术第47页
        4.2.4 考虑随机初始几何缺陷建模方法第47-48页
    4.3 多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的计算模型第48-50页
        4.3.1 结构选型第48页
        4.3.2 荷载汇集第48-50页
    4.4 参数设计及截面尺寸确定第50-55页
        4.4.1 框架高宽比第50-51页
        4.4.2 二阶效应参数第51-52页
        4.4.3 框架柱长细比第52-53页
        4.4.4 梁柱总线刚度比第53-54页
        4.4.5 参数组合和工况编号第54-55页
    4.5 双跨框架支撑结构全过程高等设计分析第55-65页
        4.5.1 有限元模型第55-56页
        4.5.2 极限荷载因子第56-57页
        4.5.3 变形性能的概率统计第57-61页
        4.5.4 与规范分析方法比较第61-65页
    4.6 三跨框架支撑结构全过程高等设计分析第65-74页
        4.6.1 有限元模型第65-66页
        4.6.2 极限荷载因子第66页
        4.6.3 变形性能的概率统计第66-69页
        4.6.4 与规范分析方法比较第69-74页
    4.7 四跨框架支撑结构全过程高等设计分析第74-81页
        4.7.1 有限元模型第74-75页
        4.7.2 变形性能的概率统计第75-78页
        4.7.3 与规范分析方法比较第78-81页
    4.8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五章 实用钢框架支撑结构高等设计方法研究第83-91页
    5.1 引言第83页
    5.2 实际初始几何缺陷在高等设计中的考虑建议第83-84页
    5.3 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二阶侧移的实用近似计算第84-87页
        5.3.1 高等设计中变形限值的适用性第84页
        5.3.2 近似计算公式第84-87页
    5.4 基于变形性能的实用高等设计方法第87-89页
        5.4.1 实用高等设计方法过程第87-88页
        5.4.2 适用范围和设计建议第88-89页
    5.5 算例应用及验证第89-90页
    5.6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1-93页
    6.1 结论第91-92页
    6.2 展望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7页
附录第97-119页
作者简介第119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9-121页
致谢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屈曲约束支撑与混凝土框架梁柱新型连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
下一篇:不同固化度对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摩阻力及梁的抗弯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