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屈曲约束支撑与混凝土框架梁柱新型连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屈曲约束支撑第14-17页
        1.2.1 屈曲约束支撑的构造第14-16页
        1.2.2 屈曲约束支撑的力学原理第16-17页
    1.3 屈曲约束支撑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1.4 带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节点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1.5 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1.6 屈曲约束支撑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第21-24页
        1.6.1 国外的应用情况第21-23页
        1.6.2 国内的应用情况第23-24页
    1.7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4-25页
    1.8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屈曲约束支撑与混凝土框架梁柱新型连接节点的设计第27-41页
    2.1 框架选取第27-28页
    2.2 节点设计方法第28-31页
        2.2.1 贯通式节点设计方法第28-29页
        2.2.2 嵌入式节点设计方法第29-31页
    2.3 角钢贯通式节点设计第31-33页
        2.3.1 连接螺栓的设计第32页
        2.3.2 节点板的强度验算第32-33页
        2.3.3 节点板的稳定性验算第33页
        2.3.4 节点板的焊缝强度验算第33页
    2.4 T型钢贯通式节点设计第33-35页
        2.4.1 连接螺栓设计第34-35页
        2.4.2 节点板的强度验算第35页
        2.4.3 节点板的稳定性验算第35页
        2.4.4 节点板焊缝的强度验算第35页
    2.5 角钢嵌入式节点设计第35-38页
        2.5.1 螺栓设计第36页
        2.5.2 外露节点板的尺寸设计第36-37页
        2.5.3 连接端板的截面强度验算第37-38页
    2.6 T型钢嵌入式节点设计第38-39页
        2.6.1 螺栓设计第38页
        2.6.2 外露节点板的尺寸设计:第38-39页
        2.6.3 连接端板截面的强度验算第39页
    2.7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材料本构关系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1-47页
    3.1 材料的本构关系第41-42页
        3.1.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第41页
        3.1.2 钢材的本构关系第41-42页
    3.2 模型的建立第42-45页
        3.2.1 节点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第42-43页
        3.2.2 接触方法第43-45页
        3.2.3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第45页
    3.3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静载作用下下屈曲约束支撑与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性能分析第47-81页
    4.1 角钢嵌入式连接节点的性能分析第47-54页
        4.1.1 静载作用下节点的力学性能第47-52页
        4.1.2 单调拉压下节点的性能比较第52-53页
        4.1.3 其它因素对节点性能的影响第53-54页
    4.2 T型钢嵌入式连接节点的性能分析第54-61页
        4.2.1 静载作用下节点的力学性能第54-59页
        4.2.2 单调拉压下节点的性能比较第59-60页
        4.2.3 其它因素对节点性能的影响第60-61页
    4.3 角钢贯通式连接节点的性能分析第61-69页
        4.3.1 静载作用下节点的力学性能第61-66页
        4.3.2 单调拉压下节点的性能比较第66-67页
        4.3.3 其它因素对节点性能的影响第67-69页
    4.4 T型贯通式连接节点的性能分析第69-77页
        4.4.1 静载作用下节点的力学性能第69-73页
        4.4.2 单调拉压下节点的性能比较第73-75页
        4.4.3 其它因素对节点性能的影响第75-77页
    4.5 静载作用下四种节点的性能对比分析第77-79页
    4.6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五章 往复荷载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与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性能分析第81-87页
    5.1 屈曲约束支撑与混凝土梁柱节点往复加载方式第81-82页
    5.2 滞回曲线比较第82页
    5.3 骨架曲线比较第82-83页
    5.4 延性比较第83-84页
    5.5 刚度退化的比较第84-85页
    5.6 节点耗能能力的对比分析第85-87页
第六章 屈曲约束支撑与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的施工建议第87-91页
    6.1 嵌入式连接节点施工建议第87-89页
    6.2 贯通式连接节点施工建议第89-91页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第91-93页
    7.1 结论第91-92页
    7.2 展望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7页
作者简介第97-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H市水力模型的供水管网分区研究
下一篇:考虑随机缺陷的钢框架支撑结构高等设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