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电子元件、组件论文--微波传输控制元件论文

单工质及混合工质脉动热管启动和稳定运行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字母注释表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8页
    1.1 脉动热管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1.2 脉动热管工作原理及分类第16-19页
    1.3 脉动热管特点第19页
    1.4 脉动热管研究现状第19-25页
        1.4.1 脉动热管实验研究第19-22页
        1.4.2 脉动热管理论研究第22-23页
        1.4.3 脉动热管数值模拟研究第23-24页
        1.4.4 脉动热管工质种类的研究第24-25页
    1.5 脉动热管的应用第25-26页
    1.6 本文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研究基础第28-36页
    2.1 脉动热管的设计第28-29页
        2.1.1 管径的选择第28-29页
        2.1.2 壁厚的选择第29页
        2.1.3 弯头数量的选择第29页
        2.1.4 蒸发段、冷凝段长度的选择第29页
    2.2 充液率的选择第29-30页
    2.3 工质的选取及脉动热管课题材料与工质之间的相容性第30-31页
        2.3.1 工质的选择第30-31页
        2.3.2 脉动热管壁面材料与工质之间的相容性第31页
    2.4 微尺度效应第31-33页
        2.4.1 表面张力第31-32页
        2.4.2 接触角第32-33页
    2.5 流体流动分析软件理论基础第33-35页
        2.5.1 湍流模型第33-34页
        2.5.2 多相流模型第34-35页
        2.5.3 用户定义函数UDF第35页
    2.6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脉动热管模型的建立第36-42页
    3.1 几何模型的建立第36-37页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7-39页
        3.2.1 连续表面张力模型第37页
        3.2.2 控制方程第37-38页
        3.2.3 传热传质模型第38-39页
        3.2.4 可实现κ-ε湍流模型第39页
    3.3 数值求解及边界条件第39-41页
        3.3.1 网格的划分第39-40页
        3.3.2 数值模拟方法第40页
        3.3.3 边界条件的设置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模拟结果及分析第42-62页
    4.1 流型的变化第42-48页
        4.1.1 初始分布阶段第42-44页
        4.1.2 稳定运行阶段第44-47页
        4.1.3 局部干涸第47-48页
    4.2 不同工质温度特性曲线图第48-51页
    4.3 不同加热功率下脉动热管温度变化第51-53页
    4.4 不同加热功率和充液率下混合工质脉动热管热阻的变化第53-60页
        4.4.1 甲醇/乙醇混合工质第53-57页
        4.4.2 丙酮/乙醇混合工质第57-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第62-64页
    5.1 结论第62-63页
    5.2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桐城农商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绩效研究--基于S市财政支出进度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