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股票估值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学术意义 | 第9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当前对商业银行的几种主要估值模型 | 第14-21页 |
2.1 成本法 | 第14页 |
2.2 市场法 | 第14-16页 |
2.2.1 市盈率模型 | 第14-15页 |
2.2.2 市净率模型 | 第15-16页 |
2.3 收益法 | 第16-20页 |
2.3.1 经济增加值模型 | 第16-17页 |
2.3.2 股利折现模型 | 第17-18页 |
2.3.3 公司自由现金流模型 | 第18页 |
2.3.4 股权自由现金流模型 | 第18-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上海银行估值背景分析 | 第21-37页 |
3.1 宏观经济分析 | 第21-22页 |
3.2 银行业分析 | 第22-24页 |
3.3 上海银行经营情况分析 | 第24-37页 |
3.3.1 银行概况 | 第24-25页 |
3.3.2 经营业务分析 | 第25-27页 |
3.3.3 财务分析 | 第27-36页 |
3.3.4 小结 | 第36-37页 |
4 上海银行估值案例分析 | 第37-65页 |
4.1 估值方法选择 | 第37页 |
4.2 股权自由现金流估值分析 | 第37-58页 |
4.2.1 股权自由现金流测算 | 第37-47页 |
4.2.2 股权资本成本测算 | 第47-57页 |
4.2.3 估值结果 | 第57-58页 |
4.3 市净率估值分析 | 第58-65页 |
4.3.1 可比银行的选择 | 第59页 |
4.3.2 可比银行市净率计算 | 第59-62页 |
4.3.3 估值分析 | 第62-6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5.1 结论与建议 | 第65页 |
5.2 后续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