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2.1 柔直输电系统稳态运行范围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2.2 自动电压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 第2章 新能源集群孤网接入柔直的功率特性仿真 | 第16-33页 | 
| 2.1 新能源集群仿真模型 | 第16-22页 | 
| 2.1.1 风电机组模型 | 第16-18页 | 
| 2.1.2 光伏机组模型 | 第18-20页 | 
| 2.1.3 新能源集群汇集模型 | 第20-22页 | 
| 2.2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模型 | 第22-23页 | 
| 2.3 孤网、交直流混联等方式下柔直控制策略 | 第23-24页 | 
| 2.4 柔直系统送端交流侧的功率动态特性分析 | 第24-32页 | 
| 2.4.1 验证送端换流站VF控制方式 | 第24-30页 | 
| 2.4.2 送端换流站对新能源集群电压的控制作用 | 第30-32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新能源集群孤网接入柔直的运行特性分析 | 第33-48页 | 
| 3.1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调节方式 | 第33页 | 
| 3.2 新能源集群接入单端VSC-HVDC等效模型 | 第33-34页 | 
| 3.3 孤岛方式下柔直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极限 | 第34-38页 | 
| 3.4 孤岛方式下柔直送端换流站稳态运行区间 | 第38-46页 | 
| 3.4.1 送端换流站稳态运行区间的确定方法 | 第40-41页 | 
| 3.4.2 考虑不同因素对稳态运行区间的影响 | 第41-46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4章 孤网接入柔直的新能源集群无功电压多目标优化控制 | 第48-60页 | 
| 4.1 新能源集群并网导则约束 | 第48页 | 
| 4.2 控制策略数学模型 | 第48-54页 | 
| 4.2.1 目标函数 | 第49-50页 | 
| 4.2.2 约束条件 | 第50页 | 
| 4.2.3 模型求解工具 | 第50-52页 | 
| 4.2.4 具体求解步骤 | 第52-54页 | 
| 4.3 算例仿真与分析 | 第54-59页 | 
| 4.3.1 仿真模型 | 第54-57页 | 
| 4.3.2 AVC主站控制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5.1 结论 | 第60-61页 | 
| 5.2 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第66-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