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引言 | 第9-13页 | 
| 1.1 选题依据 | 第9页 |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1.2.1 研究对象 | 第9页 | 
| 1.2.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3.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 1.3.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1.4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 1.5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1.5.1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 1.5.2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 2 生态农产品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偏差的理论分析 | 第13-16页 |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 2.1.1 购买意愿的概念界定 | 第13页 | 
| 2.1.2 购买行为的概念界定 | 第13页 | 
| 2.1.3 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偏差的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 2.2 从消费者行为学角度分析生态农产品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的偏差 | 第14页 | 
| 2.3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生态农产品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的偏差 | 第14-16页 | 
| 3 生态农产品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偏差统计分析 | 第16-23页 | 
| 3.1 数据来源 | 第16页 | 
| 3.2 数据样本特征描述 | 第16-22页 | 
| 3.2.1 被调查者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描述 | 第16-18页 | 
| 3.2.2 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的产品认知情况 | 第18-19页 | 
| 3.2.3 消费者生态农产品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统计情况 | 第19-20页 | 
| 3.2.4 消费者愿意购买生态农产品的主要原因统计情况 | 第20页 | 
| 3.2.5 消费者不愿意购买生态农产品的原因统计情况 | 第20-21页 | 
| 3.2.6 消费者生态农产品购买行为偏好统计情况 | 第21-22页 | 
| 3.3 生态农产品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偏差的现实存在性 | 第22-23页 | 
| 4 模型选择构建与模型结果分析 | 第23-28页 | 
| 4.1 模型选择与构建 | 第23-24页 | 
| 4.2 研究假设以及变量选择 | 第24-26页 | 
| 4.2.1 消费者个人特征 | 第24-25页 | 
| 4.2.2 消费者社会经济特征 | 第25页 | 
| 4.2.3 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的认知特征 | 第25页 | 
| 4.2.4 消费者购买生态农产品时空的便利性 | 第25-26页 | 
| 4.3 模型结果 | 第26-28页 | 
| 5 生态农产品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偏差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28-32页 | 
| 5.1 消费者个人特征造成生态农产品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 | 第28-29页 | 
| 5.2 社会经济特征造成生态农产品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 | 第29页 | 
| 5.3 认知度造成生态农产品购买行为与购买意愿产生偏差的原因分析 | 第29-30页 | 
| 5.4 认证标识关注度造成生态农产品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产生偏差的原因分析 | 第30页 | 
| 5.5 环境和健康关注度造成生态农产品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产生偏差的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 6 基于生态农产品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偏差的对策建议 | 第32-37页 | 
| 6.1 对政府的建议 | 第32-34页 | 
| 6.1.1 完善生态农产品认证制度及市场监管机制,增强消费者信任度 | 第32页 | 
| 6.1.2 加大对生态农产品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消费者生态消 | 第32-33页 | 
| 6.1.3 创新生态农产品种植管理技术,提高技术支持 | 第33-34页 | 
| 6.2 对生态农产品商家的建议 | 第34-37页 | 
| 6.2.1 降低生产与流通成本,提高生态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 第34页 | 
| 6.2.2 明确目标市场,进行精准化宣传与营销 | 第34-35页 | 
| 6.2.3 拓宽市场营销渠道,提升消费者购买便利程度 | 第35页 | 
| 6.2.4 加强企业间的联合,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 第35-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附件 | 第40-43页 | 
| 作者简历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