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钱穆与牟宗三法政思想分歧之省察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导论第12-21页
    一、问题缘起第12-13页
    二、研究综述第13-18页
    三、本文开拓方向第18-19页
    四、研究方法第19-21页
第一章 钱穆与牟宗三法政思想分歧的思想史背景第21-34页
    第一节 钱穆与牟宗三法政思想是现代中国文化保守派法政思想的典型案例第21-27页
        一、清末·新文化运动·科玄论战:文化革新派与文化保守派的出场和论争第21-24页
        二、后科玄论战时代文化保守派内部的法政思想分歧第24-26页
        三、钱穆与牟宗三法政思想在保守派内部中的典型性第26-27页
    第二节 钱穆与牟宗三法政思想直接针对现代中国的“普遍主义”思维陷阱第27-30页
        一、现代中国的“普遍主义”思维陷阱:似是而非的“科学”与“公理”第27-28页
        二、针对“普遍主义”陷阱:钱穆与牟宗三要求保守法政传统或道德传统的主张第28-30页
    第三节 钱穆与牟宗三法政思想分歧的法哲学意涵亟待开发第30-34页
        一、从“法政思想”到“法哲学”:反思钱穆与牟宗三的法政思想分歧第30页
        二、在研究钱穆与牟宗三法政思想分歧中拓展中国法哲学第30-31页
        三、钱穆与牟宗三法政思想分歧的两大焦点问题和本文写作的结构第31-34页
第二章 钱穆的“中国式民主法治论”与“自本自根论”第34-61页
    第一节 钱穆的“中国式民主法治论”第34-49页
        一、反驳“中国古代专制论”:钱穆“中国式民主法治论”的缘起第34-35页
        二、“中国式民主”:钱穆对法政传统合法正当性的自觉与辩诬第35-41页
        三、“中国式法治”:钱穆对法政传统内在逻辑性的梳理与阐明第41-49页
    第二节 钱穆的“自本自根论”第49-61页
        一、“宪制自觉”:钱穆“中国式民主法治论”的思想实质第49-50页
        二、“自本自根论”的提出:反对照抄西方理论、要求立足中国历史第50-52页
        三、“自本自根论”的落实:阐发孙中山思想与接续中国宪制第52-61页
第三章 钱穆与牟宗三法政思想分歧的现实历程第61-71页
    第一节 新儒家熊牟学派与钱穆在法政思想上的冲突和纷争第63-65页
        一、1958年《中国文化宣言》事件中熊牟学派与钱穆在法政思想上的冲突第63-64页
        二、后《中国文化宣言》时代新儒家熊牟学派对钱穆法政思想的公开批评第64-65页
    第二节 牟宗三对钱穆法政思想的直接批评与自觉挑战第65-71页
        一、牟宗三对钱穆法政思想有着直接的观点批评第66页
        二、牟宗三对钱穆法政思想有着自觉的学理挑战第66-71页
第四章 牟宗三的“有治道而无政道论”与“开出民主论”第71-105页
    第一节 牟宗三的“有治道而无政道论”第71-95页
        一、“有治道而无政道论”的基本意涵第71-86页
        二、“有治道而无政道论”的哲学底蕴第86-95页
    第二节 牟宗三的“开出民主论”第95-105页
        一、“宪政自觉”:“有治道而无政道论”的本质第95-97页
        二、“开出民主论”的提出:反对盲目弘扬传统,尊崇理性以开“宪政”第97-100页
        三、“开出民主论”的落实:“三统并建”学说与“政统必须认识”第100-105页
第五章 钱穆与牟宗三分歧的本质:“儒家宪制论”与“儒家宪政论”之争第105-131页
    第一节 钱穆与牟宗三法政思想分歧的本质:“儒家宪制论”与“儒家宪政论”的路线之争第105-109页
        一、钱穆与牟宗三的核心分歧:中国法政传统在宪制架构上是否合理而自足第105-106页
        二、钱穆“儒家宪制论”与牟宗三“儒家宪政论”的路线之争第106-109页
    第二节 “礼”与“仁”:钱穆“儒家宪制论”与牟宗三“儒家宪政论”之争在哲学本体上之体现第109-116页
        一、“礼”与“仁”:钱穆“儒家宪制论”与牟宗三“儒家宪政论”的哲学本体第109-111页
        二、“礼”与“仁”之争的哲学维度:在“理学与心学之争”的复现中争守成抑或开新第111-113页
        三、“礼”与“仁”之争的历史学维度:在“朱熹陈亮往复争汉唐”的复现中争维护抑或批判第113-115页
        四、秩序续造与权利觉醒:“礼”与“仁”之争背后的法哲学价值分歧第115-116页
    第三节 内求与外学:钱穆“儒家宪制论”与牟宗三“儒家宪政论”之争在学理资源运用上之体现第116-121页
        一、内求与外学之争的西方学理维度:回应黑格尔的“自由”之问第116-119页
        二、内求与外学之争的中国学理维度:反思明末三大儒黄王顾的法政学理第119-121页
    第四节 钱穆“儒家宪制论”与牟宗三“儒家宪政论”的历史定位第121-131页
        一、“尊传统”与“尊理性”:钱穆“儒家宪制论”与牟宗三“儒家宪政论”的思维方式差别第122-124页
        二、钱穆“儒家宪制论”与牟宗三“儒家宪政论”:儒家法政思想的直觉维护形态与理性反思形态第124-126页
        三、钱穆“儒家宪制论”与牟宗三“儒家宪政论”之争的历史原因分析第126-131页
结语: 钱穆与牟宗三法政思想分歧对中国法哲学研究的启示第131-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2页
在读期间发表成果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社会自治规范与国家法规范衔接的思考
下一篇:枣阳市公安局青年民警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