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25页 |
一、研究主题 | 第10页 |
二、学术回顾 | 第10-20页 |
三、理论方法 | 第20-23页 |
四、拟解决的问题与篇章结构 | 第23-25页 |
第一章 入关前“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 | 第25-48页 |
第一节 满洲先民的语言文字、骑射传统 | 第25-28页 |
一、满洲先民的语言文字 | 第25-27页 |
二、满洲先民的骑射传统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努尔哈赤与“国语骑射”政策的奠基 | 第28-37页 |
一、“我是谁” | 第28-30页 |
二、满文的创制与推行 | 第30-32页 |
三、崇尚“骑射”与改造“大箭” | 第32-37页 |
第三节 皇太极与“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 | 第37-48页 |
一、“我是满洲” | 第37-39页 |
二、改进满文 | 第39-44页 |
三、保持骑射,确立国策 | 第44-48页 |
第二章 顺治、康熙时代“国语骑射”政策的推行 | 第48-69页 |
第一节 顺治帝与“国语骑射”政策的推行 | 第48-57页 |
一、“首崇满洲” | 第48-49页 |
二、推行满文的举措 | 第49-53页 |
三、推行骑射的举措 | 第53-57页 |
第二节 康熙帝与“国语骑射”政策的贯彻 | 第57-69页 |
一、“满汉一体” | 第57-58页 |
二、贯彻“国语骑射”政策的举措 | 第58-69页 |
第三章 雍正、乾隆两朝“国语骑射”政策的强化 | 第69-94页 |
第一节 雍正帝对“国语骑射”政策的调整 | 第69-79页 |
一、“夷夏之辩” | 第69-70页 |
二、对“国语骑射”政策的调整 | 第70-79页 |
第二节 乾隆帝对“国语骑射”政策的强化 | 第79-94页 |
一、杀曾静,立正统 | 第79-82页 |
二、加强“国语骑射”教育 | 第82-85页 |
三、一统同文之盛 | 第85-88页 |
四、恢复“木兰行围” | 第88-94页 |
第四章 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与延续 | 第94-117页 |
第一节 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 | 第94-105页 |
一、“木兰行围”的继续与终止 | 第94-103页 |
二、翻译科的多易与停废 | 第103-105页 |
第二节 清代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延续 | 第105-117页 |
一、“尚武精神”的延续 | 第106-109页 |
二、满语文的“国语”地位不变 | 第109-117页 |
结论 | 第117-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5页 |
后记 | 第135-136页 |
附录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