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1.2.1 财务共享服务体系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2 财务共享服务能力评估综述 | 第15-16页 |
1.2.3 共享服务能力评估模型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2章 财务共享服务相关理论研究 | 第21-27页 |
2.1 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特征及适用范围 | 第21-23页 |
2.1.1 财务共享服务的相关概念 | 第21页 |
2.1.2 财务共享服务的特征及优势 | 第21-23页 |
2.1.3 财务共享服务的适用范围 | 第23页 |
2.2 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3-24页 |
2.2.2 企业流程再造理论 | 第24页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4页 |
2.2.4 代理理论 | 第24-25页 |
2.3 财务共享服务与现代财务管理发展的关系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企业财务共享服务能力评估模型的构建 | 第27-43页 |
3.1 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构建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27-29页 |
3.1.1 电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能力现状及必要性分析 | 第27-28页 |
3.1.2 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 第28-29页 |
3.2 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维度矩阵 | 第29-30页 |
3.3 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评估指标构建与取值 | 第30-40页 |
3.3.1 员工管理评估指标及取值 | 第30-32页 |
3.3.2 服务流程管理评估指标及取值 | 第32-34页 |
3.3.3 信息技术管理评估指标及取值 | 第34-36页 |
3.3.4 运营管理评估指标及取值 | 第36-39页 |
3.3.5 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成熟度等级 | 第39-40页 |
3.4 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评估方法 | 第40-42页 |
3.4.1 评估方法概述 | 第40-41页 |
3.4.2 评估方法实现步骤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企业财务共享服务能力评估模型的具体应用 | 第43-60页 |
4.1 S省电力集团财务管理基本情况 | 第43-44页 |
4.2 问卷调查及信度检验 | 第44-45页 |
4.3 熵值法确定各指标参数权重 | 第45-48页 |
4.4 S省电力集团公司共享服务能力评估具体过程 | 第48-56页 |
4.5 S省电力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力评估结果分析 | 第56-59页 |
4.5.1 员工管理方面分析 | 第56-57页 |
4.5.2 服务流程管理方面分析 | 第57页 |
4.5.3 信息技术管理方面分析 | 第57-58页 |
4.5.4 运营管理方面分析 | 第58-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及未来展望 | 第60-63页 |
5.1 政策建议 | 第60-62页 |
5.1.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三型”人才队伍 | 第60页 |
5.1.2 改善服务流程管理,提高流程优化持续性 | 第60-61页 |
5.1.3 升级信息技术平台,提高财务信息系统效率 | 第61页 |
5.1.4 加强运营管理机制建设,有效做好内部风险管控 | 第61-62页 |
5.2 未来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A:指标权重系数的专家评分问卷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