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6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2.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1.3.1 关于贸易便利化指标 | 第16-17页 |
1.3.2 关于贸易便利化对贸易流量的影响 | 第17页 |
1.3.3 关于贸易潜力研究 | 第17-18页 |
1.3.4 总体评价 | 第18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8-20页 |
1.4.1 本文的创新 | 第18-19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贸易便利化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20-25页 |
2.1 贸易便利化含义 | 第20页 |
2.2 贸易便利化的经济效应 | 第20-21页 |
2.3 贸易便利化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2.3.1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1页 |
2.3.2 关税同盟理论 | 第21-23页 |
2.3.3 自由贸易区理论 | 第23页 |
2.3.4 共同市场理论 | 第23-24页 |
2.3.5 经济同盟理论 | 第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便利化测算 | 第25-32页 |
3.1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贸易便利化现状 | 第25-27页 |
3.2 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7-29页 |
3.3 贸易便利化的测算 | 第29-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中国与东盟贸易流量分析与潜力测算 | 第32-43页 |
4.1 构建模型 | 第32-37页 |
4.1.1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贸易发展现状 | 第32-36页 |
4.1.2 构建引力模型 | 第36-37页 |
4.1.3 解释变量来源及说明 | 第37页 |
4.2 模型检验 | 第37-38页 |
4.3 贸易流量的实证分析 | 第38-40页 |
4.4 贸易潜力分析 | 第40-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3-46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