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3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镁及镁合金 | 第14-17页 |
1.2.1 镁概述 | 第14-15页 |
1.2.2 镁合金概述 | 第15-16页 |
1.2.3 变形镁合金 | 第16-17页 |
1.3 镁及镁合金塑性变形机制 | 第17-21页 |
1.3.1 晶内变形机制 | 第17-21页 |
1.3.2 晶间变形机制 | 第21页 |
1.4 镁及镁合金动态再结晶机制 | 第21-24页 |
1.4.1 孪生诱导动态再结晶(TDRX) | 第22-23页 |
1.4.2 连续动态再结晶(CDRX) | 第23页 |
1.4.3 不连续动态再结晶(DDRX) | 第23-24页 |
1.5 镁及镁合金织构 | 第24-30页 |
1.5.1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 第24-26页 |
1.5.2 等径角挤压(ECAP)织构 | 第26-27页 |
1.5.3 再结晶织构 | 第27-28页 |
1.5.4 其他织构 | 第28页 |
1.5.5 织构对力学性能影响 | 第28-30页 |
1.6 等径角挤压(ECAP) | 第30-33页 |
1.6.1 ECAP原理 | 第31页 |
1.6.2 ECAP工艺 | 第31-33页 |
1.6.3 镁及镁合金ECAP的组织及性能 | 第33页 |
1.7 本文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3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案与测试方法 | 第43-51页 |
2.1 技术路线 | 第43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44-47页 |
2.3.1 正挤压 | 第44-45页 |
2.3.2 ECAP挤压 | 第45-47页 |
2.3.3 退火处理 | 第47页 |
2.4 测试方法 | 第47-50页 |
2.4.1 EBSD测试 | 第47-48页 |
2.4.2 TEM测试 | 第48-49页 |
2.4.3 压缩性能测试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第三章 正挤压对铸态纯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1-60页 |
3.1 引言 | 第51页 |
3.2 正挤压对铸态纯镁组织的影响 | 第51-55页 |
3.2.1 组织分析 | 第51-54页 |
3.2.2 织构演变 | 第54-55页 |
3.3 正挤压对铸态纯镁压缩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第四章 ECAP道次对纯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0-79页 |
4.1 引言 | 第60页 |
4.2 ECAP道次对变形态纯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0-67页 |
4.2.1 组织分析 | 第60-63页 |
4.2.2 织构演变 | 第63-65页 |
4.2.3 压缩性能 | 第65-67页 |
4.3 不同道次ECAP挤压纯镁退火态的组织及力学性能 | 第67-74页 |
4.3.1 组织分析 | 第67-70页 |
4.3.2 织构演变 | 第70-73页 |
4.3.3 压缩性能 | 第73-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第五章 退火对ECAP挤压纯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9-103页 |
5.1 引言 | 第79页 |
5.2 退火对一道次ECAP纯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9-89页 |
5.2.1 组织分析 | 第79-85页 |
5.2.2 织构演变 | 第85-88页 |
5.2.3 压缩性能 | 第88-89页 |
5.3 退火对四道次ECAP纯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89-99页 |
5.3.1 组织分析 | 第89-95页 |
5.3.2 织构演变 | 第95-97页 |
5.3.3 压缩性能 | 第97-9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3页 |
第六章 室温ECAP挤压纯镁的塑性变形机制 | 第103-123页 |
6.1 引言 | 第103页 |
6.2 滑移机制 | 第103-105页 |
6.3 孪生机制 | 第105-107页 |
6.4 晶粒细化机制 | 第107-118页 |
6.4.1 形变诱导机制 | 第107-113页 |
6.4.2 DRX机制 | 第113-118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3-126页 |
7.1 结论 | 第123-125页 |
7.2 展望 | 第125-126页 |
创新点 | 第126-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