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0页 |
1.1 超级电容器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 第17-18页 |
1.2 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储能机理 | 第18-23页 |
1.2.1 EDLC储能机理 | 第19-21页 |
1.2.2 赝电容电容器储能机理 | 第21-23页 |
1.3 碳材料电极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1.4 金属有机框架及其衍生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1.5 双金属氧化物电极的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1.6 双金属硫化物电极的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1.7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27-30页 |
1.7.1 研究背景 | 第27-28页 |
1.7.2 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多级纳米片状中空阵列Co(VO_3)_2-Co(OH)_2复合电极材料 | 第30-61页 |
2.1 前言 | 第30-3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1-36页 |
2.2.1 原料 | 第31-32页 |
2.2.2 二维叶片阵列状Co-MOF@CC前驱物的制备 | 第32页 |
2.2.3 Co(VO_3)_2-Co(OH)_2复合电极的制备 | 第32-33页 |
2.2.4 杨木活性炭(PWAC)负极的制备 | 第33页 |
2.2.5 电化学检测 | 第33-35页 |
2.2.6 测试与表征 | 第35-3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6-59页 |
2.3.0 纳米三角片阵列状Co-MOF的制备 | 第36-38页 |
2.3.1 多级中空叶片阵列状Co(VO_3)_2-Co(OH)_2复合电极的制备 | 第38-46页 |
2.3.2 Co(VO_3)_2-Co(OH)_2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质 | 第46-51页 |
2.3.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51-54页 |
2.3.4 PWAC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质 | 第54-57页 |
2.3.5 Co(VO_3)_2-Co(OH)_2//PWAC(准)不对称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质 | 第57-59页 |
2.4 本章结论 | 第59-61页 |
第三章 多级纳米结构中空阵列状CoMoS_4电极材料 | 第61-78页 |
3.1 前言 | 第61-6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2-64页 |
3.2.1 原料 | 第62页 |
3.2.2 三角片阵列状Co-MOF前驱体的制备 | 第62-63页 |
3.2.3 三维多级中空阵列状CoMoS_4电极的制备 | 第63页 |
3.2.4 电化学测试 | 第63-64页 |
3.2.5 测试与表征 | 第6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4-76页 |
3.3.1 纳米三角片状Co-MOF@Ni前驱体的制备 | 第64-66页 |
3.3.2 三维多级中空阵列状CoMoS_4@Ni电极的制备 | 第66-70页 |
3.3.3 电化学性质 | 第70-72页 |
3.3.4 水热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72-76页 |
3.4 结论 | 第76-78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4.1 结论 | 第78-79页 |
4.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79页 |
4.3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93页 |
附录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