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引言第11-19页
1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基本理论第19-32页
   ·公务员范围的界定第19-20页
   ·职业倦怠的界定第20-25页
     ·职业倦怠的概念第20-21页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第21-22页
     ·职业倦怠的特性第22-23页
     ·职业倦怠与相关概念的区分第23-25页
   ·国外对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第25-32页
     ·职业倦怠的经典理论第25-28页
     ·职业倦怠研究的理论进展第28-29页
     ·国内外对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第29-32页
2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问卷调查第32-37页
   ·个案访谈第32-34页
   ·问卷调查第34-35页
     ·职业倦怠调查量表第34-35页
     ·工作满意度调查量表第35页
   ·各量表的信度检验第35-36页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第36-37页
3 公务员职业倦怠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第37-55页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水平分析第37-39页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个体因素分析第39-46页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第39-45页
     ·公务员职业倦怠人格变量分析第45-46页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个体期望分析第46页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职业因素分析第46-49页
     ·工作压力第46-47页
     ·角色模糊第47-48页
     ·工作自主性第48页
     ·工作挑战性第48-49页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分析第49-51页
     ·领导者素质第49-50页
     ·人际关系第50页
     ·沟通机制第50-51页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制度因素分析第51-55页
     ·培训机制第51-52页
     ·晋升机制第52-53页
     ·考核机制第53页
     ·代谢机制第53-55页
4 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干预对策第55-65页
   ·个体层面第55-57页
     ·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对工作的态度第55-56页
     ·运用心理暗示进行自我调节第56-57页
     ·合理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第57页
   ·组织层面第57-60页
     ·树立公务员的公众形象第57-58页
     ·采用参与式管理第58-59页
     ·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第59页
     ·开展公务员的心理保健工作第59-60页
   ·制度层面第60-65页
     ·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第60-61页
     ·完善公务员培训机制第61-62页
     ·健全多重激励机制第62页
     ·拓宽公务员晋升路径第62-63页
     ·完善流动机制第63-65页
总结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附录第69-72页
后记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南省公安院校警察体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农村社会阶层变迁对政治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