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特种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光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论文

基于脉冲激光加工的钛金属表面染色调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2 传统钛金属表面染色技术第12-13页
    1.3 激光金属钛表面染色工艺发展和现状第13-18页
    1.4 色度学第18-22页
        1.4.1 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第18-19页
        1.4.2 三刺激值第19页
        1.4.3 三刺激值的计算第19-22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2-24页
第二章 激光金属钛表面染色试验第24-40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第24-27页
    2.3 激光金属钛表面染色设备第27页
    2.4 激光金属钛表面染色材料和方法第27-28页
    2.5 激光扫描速度对颜色的影响第28-30页
    2.6 激光扫描间距对表面颜色的影响第30-33页
    2.7 激光能量密度对颜色的影响第33-34页
    2.8 激光重复照射对颜色的影响第34-38页
    2.9 激光金属表面染色分辨率第38-39页
    2.10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基于热处理的激光钛表面染色二次调控第40-54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基于热处理的二次调控第40-50页
        3.2.1 热处理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表征手段第40-41页
        3.2.2 热处理的实验结果分析第41-43页
        3.2.3 反射谱测试光路设计第43页
        3.2.4 反射谱分析第43-45页
        3.2.5 金属钛氧化膜膜厚与表面形貌分析第45-47页
        3.2.6 钛表面氧化膜物化成分分析第47-50页
    3.3 热处理变色原理探究第50-52页
    3.4 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基于化学沉淀二氧化硅薄膜的二次调控第54-68页
    4.1 引言第54-55页
    4.2 基于化学沉淀二氧化硅薄膜的二次调控第55-56页
    4.3 双层薄膜干涉传输矩阵模型第56-64页
        4.3.1 菲涅尔公式第56-60页
        4.3.2 双层薄膜传输矩阵模型第60-64页
    4.4 SiO_2-TiO_2双层薄膜干涉颜色第64-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然气水合物能源生产—潜力和挑战
下一篇:中国市场贸易中常见花胶的DNA条形码(COI)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