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风俗习惯论文--中国风俗习惯论文--节日、节令论文

广西融水苗族坡会的调查与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5页
 (一) 选题的缘起、目的及意义第9页
  1. 选题的缘起第9页
  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9页
 (二)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第9-13页
  1. 相关少数民族节日研究综述第10-12页
  2. 融水苗族坡会研究综述第12-13页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3-15页
一、田野调查点背景第15-17页
 (一) 融水苗族自治县概况第15页
  1.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第15页
  2. 1949年后的建置沿革第15页
  3. 县境内少数民族分布第15页
 (二) 个案调查点概况第15-17页
  1. 拱洞乡第16页
  2. 红水乡第16页
  3. 安太乡第16-17页
二、融水苗族坡会总论第17-25页
 (一) 坡会的概念第17-18页
 (二) 坡会的由来第18-20页
 (三) 坡会的内容第20-25页
  1. 芦笙与踩堂第20-23页
  2. 斗马第23-25页
三、坡会的个案调查与研究第25-39页
 (一) 拱洞乡"忍禄"坡会第25-28页
  1. 拱洞乡"忍禄"坡会纪实第25-26页
  2. 坡会习俗作用下的族群区分第26-28页
 (二) 红水乡良双"整依直"坡会第28-31页
  1. 红水乡良双"整依直"坡会纪实第28-29页
  2. 坡会的传统社会文化功能第29-31页
 (三) 安太乡十三坡会第31-39页
  1. 坡会中的文化展演第31-35页
  2. 节日的制造第35-39页
四、文化空间视野下的坡会第39-47页
 (一) 坡会的沃土第39-41页
  1. 祭祀芦笙柱习俗第39-41页
  2. 祭柱习俗是坡会形成的沃土第41页
 (二) 坡会的根基第41-44页
  1. 打同年习俗第42-43页
  2. 同年联络托起坡会庆典第43-44页
 (三) 坡会成为"非遗"第44-47页
五、坡会发展的现代走向第47-51页
 (一) 坡会时间与工作时间第47-49页
 (二) 现代文化娱乐活动倾入第49-51页
结论第51-53页
注释第53-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第60-6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65-66页
后记第66-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豫中地区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下一篇:侗族传统婚恋习俗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