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1 动作识别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鼠标和键盘行为模拟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 | 第13-14页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1.5 本章小节 | 第15-16页 |
第2章 Kinect的应用及开发简介 | 第16-22页 |
2.1 Kinect的应用及开发简介 | 第16页 |
2.2 OpenCV图像处理简介 | 第16-17页 |
2.3 Kinect工作原理 | 第17-21页 |
2.3.1 Kinect硬件组成原理 | 第17-18页 |
2.3.2 Kinect成像原理 | 第18-19页 |
2.3.3 骨骼跟踪技术 | 第19-20页 |
2.3.4 音频识别技术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鼠标行为模拟研究 | 第22-35页 |
3.1 鼠标行为模拟程序设计 | 第22页 |
3.2 算法描述 | 第22-28页 |
3.2.1 坐标映射 | 第23-25页 |
3.2.2 悬帧技术 | 第25-27页 |
3.2.3 光标越界 | 第27-28页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8-34页 |
3.3.1 坐标映射公式正确性探究 | 第28-30页 |
3.3.2 坐标映射公式中l_x,l_y系数对光标运动的影响 | 第30-32页 |
3.3.3 未采用和采用悬帧技术的对比实验 | 第32-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键盘行为模拟研究 | 第35-44页 |
4.1 键盘行为模拟程序设计 | 第35页 |
4.2 算法描述 | 第35-39页 |
4.2.1 关节角度计算 | 第36-37页 |
4.2.2 抖动消除 | 第37-39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4.3.1 未采用和采用抖动消除技术对比实验 | 第39-41页 |
4.3.2 握拳和手掌伸开的识别实验 | 第41-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行为切换研究 | 第44-55页 |
5.1 行为切换程序设计 | 第44页 |
5.2 算法描述 | 第44-49页 |
5.2.1 坐标转换 | 第45-47页 |
5.2.2 像素颜色提取 | 第47-48页 |
5.2.3 像素颜色对动作识别精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4页 |
5.3.1 像素颜色提取实验 | 第49-50页 |
5.3.2 像素颜色对光标移动影响实验 | 第50-52页 |
5.3.3 像素颜色对识别精度的影响实验 | 第52-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鼠标及键盘行为模拟系统的实现 | 第55-67页 |
6.1 系统功能要求 | 第55页 |
6.2 环境介绍 | 第55-56页 |
6.3 系统结构 | 第56-62页 |
6.3.1 系统模块组成 | 第56-57页 |
6.3.2 总体数据流程 | 第57-58页 |
6.3.3 鼠标行为模拟模块 | 第58-59页 |
6.3.4 键盘行为模拟模块 | 第59-61页 |
6.3.5 行为切换模块 | 第61-62页 |
6.4 系统测试 | 第62-66页 |
6.4.1 测试过程 | 第62-65页 |
6.4.2 测试结果 | 第65-6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8页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7页 |
7.2 以后的研究工作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