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中美追续权立法比较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论文的内容结构及创新点第10-13页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0-11页
        1.3.2 论文的结构及创新点第11-13页
第2章 追续权制度概述第13-21页
    2.1 历史背景第13-14页
    2.2 制度沿革与发展第14-17页
        2.2.1 早期追续权制度:多样与分化第15-16页
        2.2.2 中期追续权制度:扩张中兼顾效率第16-17页
        2.2.3 近期追续权制度:走向统一第17页
    2.3 设立追续权制度的必要性第17-21页
第3章 美国追续权制度的立法探索第21-29页
    3.1 联邦立法第21-26页
        3.1.1 早期立法尝试未能成功第21-23页
        3.1.2 重启立法第23-24页
        3.1.3 联邦对立法持积极态度第24-26页
    3.2 加利福尼亚州立法第26-29页
        3.2.1 基本规定第27页
        3.2.2 实施现状第27-28页
        3.2.3 制约因素第28-29页
第4章 美国追续权立法对我国立法的影响第29-33页
    4.1 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增加“追续权”第29页
    4.2 我国追续权立法与美国追续权立法的区别与联系第29-33页
第5章 美国追续权制度对我国追续权立法的借鉴意义第33-39页
    5.1 追续权的适用范围第33-34页
    5.2 追续权的转售形式第34-35页
    5.3 追续权的分享收益方式第35-37页
        5.3.1 追续金的计算方式第35-36页
        5.3.2 追续权的运行方式第36-37页
    5.4 追续权连带债务人的规定第37-39页
结语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45-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Caputo型分数阶微分方程的两类问题
下一篇:多因子资产定价模型在中国资本市场的适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