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食品五行养生文化园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1 文献归纳法 | 第15页 |
1.4.2 案例分析法 | 第15页 |
1.4.3 实证研究法 | 第15页 |
1.4.4 多学科交叉法 | 第15-16页 |
1.5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5.1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五行养生文化园发展综述 | 第19-39页 |
2.1 相关概念的厘定 | 第19-20页 |
2.1.1 五行 | 第19页 |
2.1.2 养生 | 第19-20页 |
2.1.3 农业观光园 | 第20页 |
2.1.4 养生文化园 | 第20页 |
2.2 中国传统养生体系 | 第20-28页 |
2.2.1 风水养生 | 第21-23页 |
2.2.2 道家养生 | 第23-25页 |
2.2.3 佛教养生 | 第25-27页 |
2.2.4 儒家养生 | 第27-28页 |
2.3 相关理论支撑 | 第28-30页 |
2.3.1 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 | 第28-29页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9-30页 |
2.4 国内外养生园发展概述 | 第30-34页 |
2.4.1 国外养生园发展概述 | 第30-31页 |
2.4.2 国内养生园发展概况 | 第31-33页 |
2.4.3 存在问题及对策 | 第33-34页 |
2.5 养生文化园设计要点 | 第34-39页 |
2.5.1 选址与布局 | 第34-35页 |
2.5.2 规划原则 | 第35-36页 |
2.5.3 养生空间 | 第36页 |
2.5.4 植物群落配置 | 第36-37页 |
2.5.5 公共设施与小品 | 第37页 |
2.5.6 细部设计 | 第37-38页 |
2.5.7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典型案例分析 | 第39-53页 |
3.1 美国图森峡谷农场 | 第39-42页 |
3.1.1 项目概况 | 第39-40页 |
3.1.2 园区特色 | 第40-42页 |
3.1.3 案例经验 | 第42页 |
3.2 伊丽莎白和诺娜·埃文斯康复花园 | 第42-45页 |
3.2.1 项目概况 | 第42-44页 |
3.2.2 园区特色 | 第44-45页 |
3.2.3 案例经验 | 第45页 |
3.3 安吉老年养生基地——灵峰小山庄 | 第45-48页 |
3.3.1 项目概况 | 第45-47页 |
3.3.2 园区特色 | 第47-48页 |
3.3.3 案例经验 | 第48页 |
3.4 大乳山风景区福地养生文化园 | 第48-50页 |
3.4.1 项目概况 | 第48-49页 |
3.4.2 园区特色 | 第49-50页 |
3.4.3 案例经验 | 第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第四章 南农食品五行养生文化园实证研究 | 第53-97页 |
4.1 项目概况 | 第53-62页 |
4.1.1 项目建设背景 | 第53页 |
4.1.2 区位分析 | 第53-55页 |
4.1.3 交通分析 | 第55-56页 |
4.1.4 现状分析 | 第56-60页 |
4.1.5 现状SWOT分析 | 第60-62页 |
4.2 总体规划 | 第62-68页 |
4.2.1 规划原则和依据 | 第62-64页 |
4.2.2 项目定位 | 第64-65页 |
4.2.3 设计理念 | 第65-66页 |
4.2.4 空间规划结构 | 第66页 |
4.2.5 功能分区 | 第66-67页 |
4.2.6 五行分区介绍 | 第67-68页 |
4.3 专项规划 | 第68-74页 |
4.3.1 道路交通规划 | 第68-70页 |
4.3.2 水系规划 | 第70页 |
4.3.3 服务设施规划 | 第70-71页 |
4.3.4 产业发展规划 | 第71-72页 |
4.3.5 旅游规划 | 第72-74页 |
4.4 分区设计 | 第74-89页 |
4.4.1 农事体验养生区 | 第74-77页 |
4.4.2 禅宗文化养生区 | 第77-80页 |
4.4.3 养生观光体验区 | 第80-81页 |
4.4.4 滨水休闲养生区 | 第81-84页 |
4.4.5 森林静心养生区 | 第84-86页 |
4.4.6 入口服务区 | 第86-89页 |
4.5 专项设计 | 第89-94页 |
4.5.1 大门设计 | 第89-90页 |
4.5.2 创意小品设计 | 第90-91页 |
4.5.3 服务设施设计 | 第91-92页 |
4.5.4 建筑及周边环境整治 | 第92-94页 |
4.6 节事活动策划 | 第94页 |
4.7 投资匡算 | 第94-95页 |
4.8 组织机构 | 第95-97页 |
第五章 结论、讨论与展望 | 第97-99页 |
5.1 结论 | 第97页 |
5.2 讨论与展望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