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制度法律问题探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4页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制度简述 | 第14-18页 |
第一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与传统证券化信息披露的对比 | 第14-16页 |
一、义务主体不同 | 第14-15页 |
二、核心内容不同 | 第15页 |
三、风险分布不同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完善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制度的意义 | 第16-18页 |
一、有利于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 第16页 |
二、有利于业务的健康发展 | 第16页 |
三、有利于控制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的立法问题 | 第18-22页 |
第一节 立法层级较低 | 第18-20页 |
一、《证券法》等法律中的相关规定 | 第18-19页 |
二、相关的部门规章及行业规定 | 第19页 |
三、立法层级较低的影响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现有规范不完善 | 第20-22页 |
一、原则性要求 | 第20-21页 |
二、具体性要求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信息披露与银行保密义务间的冲突 | 第22-25页 |
第一节 冲突产生的原因 | 第22-23页 |
一、银行保密义务涵义不明确 | 第22页 |
二、银行保密义务例外情况规定的缺失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冲突的具体体现 | 第23-25页 |
一、资产转移过程中的冲突 | 第23页 |
二、信用增级与信用评级过程中的冲突 | 第23-24页 |
三、发行过程及存续期间的冲突 | 第24-25页 |
第四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的监管问题 | 第25-29页 |
一、行业自律 | 第25-26页 |
二、部门监管 | 第26-29页 |
第五章 信息披露主体民事责任制度问题 | 第29-32页 |
一、信息披露主体责任制度概述 | 第29-30页 |
二、民事诉讼前置程序不合理 | 第30-31页 |
三、民事诉讼中集团诉讼形式受限 | 第31-32页 |
第六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建议 | 第32-38页 |
第一节 制定专门的资产证券化法律或条例 | 第32-34页 |
一、选择综合型立法模式 | 第32-33页 |
二、制定资产证券化法律或条例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完善银行保密义务例外情况的相关立法 | 第34-35页 |
一、明确银行保密义务的例外情况 | 第34页 |
二、建立知情权与隐私权平衡制度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建立信息披露监管新模式——信息监管 | 第35-36页 |
第四节 完善“代表人诉讼”制度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