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平台消费者保护的制度规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4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4-15页 |
第一章“校园贷”平台概述 | 第15-26页 |
第一节“校园贷”平台发展历程及兴起 | 第15-16页 |
一、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二、兴起原因 | 第16页 |
第二节“校园贷”平台的种类 | 第16-20页 |
一、电商平台的校园消费金融模式及其法律关系分析 | 第17-18页 |
二、P2P贷款平台运营模式与其法律关系分析 | 第18-20页 |
第三节“校园贷”平台现状 | 第20-26页 |
一、缺乏准入机制 | 第21-23页 |
二、存在大量虚假宣传 | 第23-24页 |
三、逾期违约金畸高 | 第24-25页 |
四、催收手段不合法 | 第25-26页 |
第二章“校园贷”平台消费者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26-34页 |
第一节“校园贷”平台主体界定 | 第26-29页 |
一、金融消费者的定义 | 第26-28页 |
二、“校园贷”主体属于互联网金融消费者 | 第28-29页 |
第二节“校园贷”平台消费者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9-34页 |
一、监管法的缺失及现行法律保护的局限 | 第29-31页 |
二、监管体系还需明确 | 第31-32页 |
三、征信体系尚待完善 | 第32页 |
四、互联网金融自身存在的风险 | 第32-34页 |
第三章“校园贷”消费者保护的特殊性及借鉴 | 第34-39页 |
第一节“校园贷”中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难度 | 第34-36页 |
一、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特殊性 | 第34-36页 |
二、“校园贷”中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特殊性 | 第36页 |
第二节 域外互联网借贷平台消费者保护的实践借鉴 | 第36-39页 |
一、较为完善的信用评级机制 | 第37页 |
二、较为明确的法律规制 | 第37-38页 |
三、较为严格的行业自律 | 第38页 |
四、较为多样的融资渠道 | 第38-39页 |
第四章“校园贷”平台消费者保护的规制建议 | 第39-47页 |
第一节 针对“校园贷”平台本身的制度规制 | 第39-44页 |
一、制定“校园贷”平台相关监管制度 | 第39-42页 |
二、建立市场相关准入制度 | 第42页 |
三、建立科学的监管体系 | 第42-43页 |
四、建立多渠道融资模式 | 第43-44页 |
第二节 针对“校园贷”平台的消费者保护制度规制 | 第44-47页 |
一、征信体系的构建 | 第44-45页 |
二、在金融法体系中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 第45-46页 |
三、完善平台信息披露制度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