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3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1.1 能源危机和水体污染 | 第10-11页 |
1.1.2 太阳能的综合利用 | 第11页 |
1.2 半导体光催化 | 第11-15页 |
1.2.1 光催化基本原理 | 第12-13页 |
1.2.2 半导体光催化影响因素 | 第13-15页 |
1.2.2.1 晶体结构 | 第13-14页 |
1.2.2.2 能带结构 | 第14页 |
1.2.2.3 比表面积 | 第14页 |
1.2.2.4 外部因素 | 第14-15页 |
1.3 分等级结构在光催化中的应用 | 第15-21页 |
1.3.1 分等级半导体结构的定义和分类 | 第15-18页 |
1.3.2 分等级半导体结构在光催化中的应用和前景 | 第18-21页 |
1.4 氧化锌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1-31页 |
1.4.1 氧化锌简介 | 第21-24页 |
1.4.1.1 氧化锌的晶体结构 | 第21-23页 |
1.4.1.2 氧化锌的性质 | 第23-24页 |
1.4.2 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24-27页 |
1.4.2.1 机械法 | 第24页 |
1.4.2.2 气相法 | 第24-25页 |
1.4.2.3 液相法 | 第25-27页 |
1.4.3 氧化锌材料的改性 | 第27-31页 |
1.5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31-33页 |
第2章 ZnO分等级微米球增强光催化降解性能 | 第33-49页 |
2.1 引言 | 第33-3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2.2.1 样品的制备合成 | 第34-35页 |
2.2.2 样品的表征方法 | 第35页 |
2.2.3 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35-3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8页 |
2.3.1 样品相结构与微观形貌分析 | 第36-39页 |
2.3.2 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 | 第39-41页 |
2.3.3 热重-差热分析 | 第41-42页 |
2.3.4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2-43页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43-44页 |
2.3.6 紫外-可见漫反射及荧光光谱分析 | 第44-45页 |
2.3.7 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5-46页 |
2.3.8 光催化降解活性 | 第46-47页 |
2.3.9 光催化机理 | 第47-48页 |
2.4 本章结论 | 第48-49页 |
第3章 直接Z型ZnO/CdS分等级结构增强光催化产氢性能 | 第49-66页 |
3.1 引言 | 第49-5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0-53页 |
3.2.1 样品的制备合成 | 第50-51页 |
3.2.2 样品的表征方法 | 第51-52页 |
3.2.3 光催化产氢性能测试 | 第52-53页 |
3.2.4 计算细节 | 第5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5页 |
3.3.1 样品的相结构与形貌分析 | 第53-56页 |
3.3.2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第56-57页 |
3.3.3 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 | 第57-58页 |
3.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58-60页 |
3.3.5 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60-61页 |
3.3.6 光催化产氢活性 | 第61-62页 |
3.3.7 光催化产氢机理 | 第62-65页 |
3.4 本章结论 | 第65-66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4.1 结论 | 第66-67页 |
4.2 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81页 |
附录:硕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