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8-9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页 |
1.3 关键词释义 | 第11-12页 |
1.3.1 发展战略的定义 | 第11-12页 |
1.3.2 自由贸易区(港)的定义 | 第12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13-14页 |
2 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14-26页 |
2.1 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的内部环境 | 第14-16页 |
2.1.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第14页 |
2.1.2 扩大投资领域开放 | 第14-15页 |
2.1.3 推进贸易便利化 | 第15页 |
2.1.4 深化金融领域创新 | 第15页 |
2.1.5 完善法律制度保障 | 第15-16页 |
2.1.6 内部环境总结分析 | 第16页 |
2.2 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外部环境分析 | 第16-18页 |
2.2.1 扩大开放的政治环境 | 第16-17页 |
2.2.2 加速变革的经济环境 | 第17页 |
2.2.3 困扰重重的社会环境 | 第17-18页 |
2.2.4 日新月异的技术环境 | 第18页 |
2.2.5 外部环境总结分析 | 第18页 |
2.3 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的SWOT-CLPV分析 | 第18-25页 |
2.3.1 优势分析 | 第19-20页 |
2.3.2 劣势分析 | 第20页 |
2.3.3 机遇分析 | 第20-21页 |
2.3.4 威胁分析 | 第21-22页 |
2.3.5 SWOT-CLPV矩阵 | 第22-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营口市自由贸易试验港建设方案论证 | 第26-38页 |
3.1 国内外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典型模式 | 第26-30页 |
3.1.1 欧美先进模式——汉堡港 | 第26-27页 |
3.1.2 亚洲先进模式——迪拜 | 第27-28页 |
3.1.3 国内典型案例——香港 | 第28-29页 |
3.1.4 先进经验小结 | 第29-30页 |
3.2 营口市自由贸易试验港建设的总体方案制定 | 第30-33页 |
3.2.1 自由贸易港生命周期论 | 第30-32页 |
3.2.2 总体思想 | 第32-33页 |
3.3 营口市自由贸易试验港发展战略 | 第33-36页 |
3.3.1 明确发展定位 | 第33页 |
3.3.2 加强制度与政策创新 | 第33-34页 |
3.3.3 加快高端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 | 第34-35页 |
3.3.4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第35-36页 |
3.4 可行性分析 | 第36-37页 |
3.4.1 政策可行性 | 第36页 |
3.4.2 技术可行性 | 第36-37页 |
3.4.3 预期效果 | 第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营口市自由贸易试验港建设的保障措施 | 第38-40页 |
4.1 政策保障 | 第38页 |
4.2 资金保障 | 第38-39页 |
4.3 人才保障 | 第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