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柳州市天山公园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4页
        1.1.1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水环境问题第10-11页
        1.1.2 城市排水设施存在的局限性第11-12页
        1.1.3 城市景观规划在雨水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第12-13页
        1.1.4 推进绿色基础措施,构建海绵城市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6 研究框架第18-19页
2.城市可持续景观和城市景观的相关理论第19-23页
    2.1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第19-20页
        2.1.1 城市景观第19页
        2.1.2 城市公园第19页
        2.1.3 雨洪管理第19-20页
        2.1.4 柳州山水景观第20页
    2.2 可持续景观理论发展第20-21页
        2.2.1 景观生态规划理论第20-21页
        2.2.2 景观安全格局理论第21页
    2.3 绿色基础设施第21-22页
        2.3.1 绿色基础设施涵义第21页
        2.3.2 绿色基础措施的环境效益第21-22页
    2.4 小结第22-23页
3.结合低影响开发应用的海绵城市理论第23-38页
    3.1 海绵城市理论第23-25页
        3.1.1 海绵城市的概念第23-24页
        3.1.2 海绵城市的本质第24-25页
        3.1.3 海绵城市的意义第25页
    3.2 低影响开发理念第25-28页
        3.2.1.低影响开发涵义第25-26页
        3.2.2.低影响开发技术体系第26-27页
        3.2.3 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发展阶段第27页
        3.2.4 低影响开发目标第27-28页
    3.3 海绵城市中的景观类型的作用第28-30页
        3.3.1 点型景观绿地收集雨水第28-29页
        3.3.2 线型景观绿地传输雨水第29页
        3.3.3 面型景观储存净化雨水第29-30页
    3.4 低影响开发与其他相关措施体系比较第30-33页
        3.4.1 最佳管理措施BMPS第30-31页
        3.4.2 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第31-32页
        3.4.3 水敏感城市设计WSUD第32页
        3.4.4 低影响开发与其他雨洪管理系统比较第32-33页
    3.5 相关国内外案例研究第33-37页
        3.5.1 颂阿尔邦开发区公共空间街区生态公园第33-34页
        3.5.2 阿拉尔园地公园第34页
        3.5.3 合肥融科带状公园与水道设计第34-36页
        3.5.4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第36-37页
    3.6 小结第37-38页
4.海绵城市在城市景观公园中的应用对策与方法第38-72页
    4.1 海绵城市以景观系统为载体的规划目标第38-40页
        4.1.1 洪涝控制目标第38页
        4.1.2 径流消减目标第38-39页
        4.1.3 水质保护目标第39页
        4.1.4 水资源利用目标第39页
        4.1.5.多功能城市公园雨洪景观目的第39-40页
    4.2 海绵城市与城市景观的规划原则第40-41页
        4.2.1 综合规划原则第40页
        4.2.2 前置规划原则第40-41页
        4.2.3 控制径流的源头及污染原则第41页
        4.2.4 功能结合美学原则第41页
        4.2.5 因地制宜原则第41页
    4.3 海绵城市与城市景观设计要素的结合第41-45页
        4.3.1 地形第41-42页
        4.3.2 水体第42-43页
        4.3.3 植物第43-44页
        4.3.4 铺装第44页
        4.3.5 建筑和构筑物第44-45页
    4.4 宏观规划层面中的应用对策第45-48页
        4.4.1 建设健全海绵城市相关的管理体制和法规政策第45-46页
        4.4.2 完善绿色景观生态格局的建设第46-47页
        4.4.3 统筹绿地系统设计与城市排水管网设施第47-48页
    4.5 微观技术层面中的设计方法第48-71页
        4.5.1.滞留渗透系统第48-56页
        4.5.2.传输系统第56-61页
        4.5.3.收集储存系统第61-66页
        4.5.4.过滤净化系统第66-71页
    4.6 小结第71-72页
5.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柳州市天山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第72-95页
    5.1 项目概况第72-73页
    5.2 现状调查分析第73-76页
        5.2.1 气象情况第73页
        5.2.2 自然环境条件第73-75页
        5.2.3 排水管网布置第75-76页
    5.3 整体规划第76-80页
        5.3.1 设计目标第76-77页
        5.3.2 设计依据第77页
        5.3.3 景观结构第77页
        5.3.4 功能构成第77-78页
        5.3.5 交通规划第78-79页
        5.3.6 竖向设计第79-80页
        5.3.7 地块经济技术指标第80页
    5.4 海绵城市公园营造第80-87页
        5.4.1 植物生境设计第81-83页
        5.4.2 游憩体验设计第83-85页
        5.4.3 构筑物设计第85-86页
        5.4.4 景观设施设计第86页
        5.4.5 海绵化设施的景观化第86-87页
    5.5 海绵城市系统设计第87-92页
        5.5.1 海绵城市设计研究第87-88页
        5.5.2 海绵城市公园建设的雨水管理措施第88-92页
    5.6.设施规模的确定第92-94页
    5.7 本章小结第94-95页
6.结论与展望第95-97页
    6.1 研究成果第95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95-97页
致谢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1页
图片索引第101-105页
表格索引第105-106页
附录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参数弹性地基上四边自由矩形薄板弯曲及稳态振动的修正伽辽金解
下一篇:圆形膜结构堆料厂房室内热环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