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二)选题缘由及研究思路 | 第14-17页 |
一、立足美国语境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 第17-33页 |
(一)《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副文本的解释价值 | 第18-25页 |
(二)求同存异的“哥伦比亚文学史” | 第25-26页 |
(三)作为“教材”的文学史和作为“参考书”的文学史 | 第26-27页 |
(四)以“直译”为主的翻译 | 第27-31页 |
(五)中美文化语境差异下文学史书写的误读 | 第31-33页 |
二、《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文本释义与双轴操作 | 第33-55页 |
(一)独特的编写体例 | 第33-38页 |
1.因类制宜的分编体例 | 第33-37页 |
2.有迹可循的章节体例 | 第37-38页 |
(二)宏大的内容叙述 | 第38-55页 |
1.中国文学何以产生 | 第38-48页 |
2.中国文学何以发展 | 第48-55页 |
三、《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三重世界 | 第55-65页 |
(一)《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虚构世界 | 第55-60页 |
1.以“文人文化”为核心的文学史观 | 第55-56页 |
2.“文人文学”文学史观观照下的文学史书写 | 第56-60页 |
(二)《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真实世界 | 第60-62页 |
(三)《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中虚实相生的交叉世界 | 第62-65页 |
结语 | 第65-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73页 |
后记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