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大肠杆菌产5-氨基乙酰丙酸的工艺改进
|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ALA的应用 | 第13-16页 |
| ·ALA在医疗上的应用 | 第13-15页 |
| ·ALA在农业上的应用 | 第15-16页 |
| ·5-氨基乙酰丙酸的生产方法 | 第16-18页 |
| ·化学合成法 | 第16-17页 |
| ·生物合成法 | 第17-18页 |
| ·细胞呼吸过程及溶解氧对生物代谢影响 | 第18-19页 |
| ·本课题拟研究的基本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32页 |
| ·代谢工程菌 | 第20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0-21页 |
|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 ·主要药品和试剂 | 第20-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 ·培养基及前体 | 第21页 |
| ·代谢工程菌的培养 | 第21-22页 |
| ·分析方法 | 第22-32页 |
| ·大肠杆菌细胞密度测定 | 第22页 |
| ·葡萄糖浓度的测定 | 第22页 |
| ·5-氨基乙酰丙酸(ALA)的测定 | 第22-27页 |
| ·甘氨酸的测定 | 第27-28页 |
| ·琥珀酸的测定 | 第28-30页 |
| ·乙酸的测定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重组大肠杆菌生产ALA的厌氧发酵工艺 | 第32-46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 ·菌种及培养基 | 第32-33页 |
| ·培养条件 | 第33页 |
| ·分析检测方法 | 第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5页 |
| ·阶段性厌氧发酵对ALA产量的影响 | 第33-36页 |
| ·不同厌氧发酵时间对ALA产量的影响 | 第36-38页 |
| ·葡萄糖与前体流加方式对ALA合成的影响 | 第38-41页 |
| ·间歇性厌氧发酵对ALA生产的影响 | 第41-43页 |
| ·补加甘氨酸对ALA生产的影响 | 第43-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无机氮源对ALA生产的影响 | 第46-55页 |
| ·引言 | 第4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 ·菌种及培养基 | 第46-47页 |
| ·培养条件 | 第47页 |
| ·分析检测方法 | 第4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3页 |
| ·常用无机氮源比较 | 第47-48页 |
| ·无机氮源生产ALA | 第48-52页 |
| ·硫酸铵替代胰蛋白胨生产ALA中pH的控制 | 第52-53页 |
| ·小结 | 第53-55页 |
| 第五章 有机氮源生产ALA的培养条件优化 | 第55-68页 |
| ·引言 | 第55-5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7页 |
| ·菌种及培养基 | 第56页 |
| ·培养条件 | 第56-57页 |
| ·分析检测方法 | 第5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7页 |
| ·不同动物蛋白胨的比较 | 第57-60页 |
| ·不同厌氧发酵时间对ALA产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 ·补糖方式对ALA产量的影响 | 第61-64页 |
| ·不同风量下发酵对ALA产量的影响 | 第64-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