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HBC性能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1 熟料质量影响HBC性能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2 养护条件、掺合料及外加剂影响HBC性能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3 GO影响水泥材料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GO在水泥材料中的分散性影响研究 | 第13-14页 |
1.3.2 GO影响水泥材料工作性能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3 GO影响水泥材料强度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4 GO影响水泥材料耐久性的研究 | 第16-17页 |
1.4 GO水泥材料研究的不足 | 第17页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思路及创新点 | 第17-20页 |
1.5.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1.5.2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页 |
1.5.3 课题研究的思路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第20-31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2.2 试验设备 | 第21-24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4-31页 |
2.3.1 水泥胶砂流动度及强度测试 | 第24-25页 |
2.3.1.1 水泥胶砂流动度及强度的配合比 | 第24页 |
2.3.1.2 水泥胶砂流动度及强度的测试方法 | 第24-25页 |
2.3.2 水泥净浆水化热测试 | 第25-26页 |
2.3.2.1 水泥净浆水化热的配合比 | 第25-26页 |
2.3.2.2 水泥净浆水化热的测试方法 | 第26页 |
2.3.3 水泥胶砂试件抗蚀性能的测试 | 第26-29页 |
2.3.3.1 水泥胶砂试件抗蚀性能的配合比 | 第26-27页 |
2.3.3.2 水泥胶砂试件全浸泡的测试方法 | 第27页 |
2.3.3.3 水泥胶砂试件氯离子渗透的测试方法 | 第27-28页 |
2.3.3.4 水泥胶砂试件半浸泡的测试方法 | 第28-29页 |
2.3.4 水泥胶砂试件的微观分析 | 第29-31页 |
2.3.4.1 XRD分析的原理 | 第29页 |
2.3.4.2 XRD分析的制样步骤 | 第29页 |
2.3.4.3 SEM分析的原理 | 第29页 |
2.3.4.4 SEM分析的制样步骤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氧化石墨烯对高贝利特水泥材料强度的影响研究 | 第31-38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1-37页 |
3.2.1 GO的FTIR表征 | 第31-32页 |
3.2.2 水泥胶砂流动度及强度 | 第32-34页 |
3.2.3 GO/HBC净浆的水化热 | 第34-36页 |
3.2.4 GO/HBC材料的增强机理 | 第36-37页 |
3.2.4.1 SEM分析 | 第36页 |
3.2.4.2 XRD分析 | 第36-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全浸泡作用下氧化石墨烯对高贝利特水泥材料抗蚀性的影响研究 | 第38-52页 |
4.1 引言 | 第38-39页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9-51页 |
4.2.1 全浸泡作用下GO/HBC材料的抗蚀性能 | 第39-46页 |
4.2.1.1 试件在清水中的强度变化 | 第39-40页 |
4.2.1.2 试件在硫酸钠、复合盐溶液中的强度及抗蚀系数变化 | 第40-43页 |
4.2.1.3 试件在氯化钠、复合盐溶液中的强度及抗蚀系数变化 | 第43-46页 |
4.2.2 GO/HBC材料抗氯离子渗透的能力 | 第46-47页 |
4.2.2.1 试件抗氯离子渗透的能力 | 第46-47页 |
4.2.3 全浸泡作用下GO/HBC材料受侵蚀的微观分析 | 第47-51页 |
4.2.3.1 XRD分析 | 第47-49页 |
4.2.3.2 SEM分析 | 第49-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半浸泡作用下氧化石墨烯对高贝利特水泥材料抗蚀性的影响研究 | 第52-61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2-60页 |
5.2.1 半浸泡作用下GO/HBC材料的抗蚀性 | 第52-56页 |
5.2.1.1 试件在硫酸钠溶液半浸泡下的强度变化 | 第52-54页 |
5.2.1.2 试件在氯化钠溶液半浸泡下的强度变化 | 第54-55页 |
5.2.1.3 试件在复合盐溶液半浸泡下的强度变化 | 第55-56页 |
5.2.2 半浸泡作用下GO/HBC材料的微观分析 | 第56-60页 |
5.2.2.1 XRD分析 | 第56-58页 |
5.2.2.2 SEM分析 | 第58-6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6.1 结论 | 第61-62页 |
6.2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