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航空运输经济论文--中国航空运输论文

组合预测模型在航空客运量预测中的应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对运量预测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对组合预测理论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3-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可能的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模型理论基础第16-40页
    2.1 各单项模型理论介绍第16-31页
        2.1.1 运量预测方法及评述第16-17页
        2.1.2 季节性指数平滑模型第17-20页
        2.1.3 灰色预测模型第20-25页
        2.1.4 BP神经网络模型第25-31页
    2.2 组合预测模型介绍第31-40页
        2.2.1 组合预测理论的提出第31-32页
        2.2.2 组合预测的原理第32-34页
        2.2.3 权重计算方法及模型性能评价指标第34-40页
第三章 我国民航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第40-51页
    3.1 我国民航业发展现状分析第40-46页
        3.1.1 民航业发展现状第40-42页
        3.1.2 我国民航客运量短期变化特点分析第42-46页
    3.2 我国民航客运量长期发展趋势第46-51页
        3.2.1 我国民航客运量长期发展趋势第46-48页
        3.2.2 我国民航运输发展阶段分析第48-51页
第四章 实证研究第51-63页
    4.1 各单项模型预测结果及分析第51-56页
        4.1.1 季节性指数平滑模型第51-52页
        4.1.2 灰色预测模型第52-53页
        4.1.3 BP神经网络模型第53-54页
        4.1.4 单项预测模型的误差比较分析第54-56页
    4.2 建立组合预测模型第56-61页
        4.2.1 GM(1,1)与季节指数平滑模型组合第56-57页
        4.2.2 GM(1,1)与BP神经网络模型组合第57-58页
        4.2.3 季节指数平滑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组合第58-60页
        4.2.4 三种模型组合第60-61页
    4.3 结果分析及模型应用第61-63页
第五章 结论第63-67页
    5.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第63-66页
    5.2 本文的不足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附录第71-74页
    灰色系统GM(1,1)MATLAB代码第71-72页
    BP神经网络MATLAB代码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个人简历第75-76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实验北区鸟类群落结构及其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下一篇:副溶血性弧菌和大肠杆菌在鱼鳞表面形成生物被膜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