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1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1.1.1 社会保障 | 第16页 |
1.1.2 社会保险 | 第16-17页 |
1.1.3 农村养老保险 | 第17页 |
1.1.4 养老金替代率 | 第17页 |
1.2 农村养老保险的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1.2.1 生命周期假说 | 第17-18页 |
1.2.2 代际交叠模型理论 | 第18-19页 |
1.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19-21页 |
1.2.4 恩格尔系数 | 第21-22页 |
2 辽宁省新农保个人账户筹资给付模式及精算模型分析 | 第22-31页 |
2.1 辽宁省新农保个人账户筹资与给付模式分析 | 第22-23页 |
2.1.1 新农保个人账户筹资模式分析 | 第22-23页 |
2.1.2 新农保个人账户给付方式分析 | 第23页 |
2.2 新农保个人账户替代率模型构建及分析 | 第23-31页 |
2.2.1 新农保个人账户替代率模型基本假设 | 第23-24页 |
2.2.2 新农保个人账户替代率模型的构建 | 第24-26页 |
2.2.3 新农保个人账户替代率实证水平分析 | 第26-31页 |
3 辽宁省新农保个人账户替代率适度水平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 第31-41页 |
3.1 个人账户替代率适度水平分析模型 | 第31页 |
3.1.1 适度下限模型 | 第31页 |
3.1.2 适度上限模型 | 第31页 |
3.2 新农保个人账户替代率适度水平实证分析 | 第31-41页 |
3.2.1 新农保适度水平预测分析 | 第31-36页 |
3.2.2 新农保替代率水平分析 | 第36-41页 |
4 新农保个人账户替代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5页 |
4.1 投资渠道和收益水平 | 第41-42页 |
4.2 政府补贴方式 | 第42页 |
4.3 固定额缴费 | 第42-43页 |
4.4 养老金领取年龄 | 第43-45页 |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5-57页 |
5.1 基本结论 | 第45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45-57页 |
5.2.1 个人账户基金投资多元化 | 第45-47页 |
5.2.2 以固定费率缴费取代固定额度缴费 | 第47-52页 |
5.2.3 实行差别化补贴 | 第52-54页 |
5.2.4 个人账户基金的合理计息 | 第54-55页 |
5.2.5 建立弹性农村老年人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制度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