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淀粉概述 | 第10-11页 |
1.1.1 淀粉结构 | 第10页 |
1.1.2 淀粉原料的选择 | 第10-11页 |
1.2 多孔淀粉概述 | 第11-18页 |
1.2.1 多孔淀粉的制备方法 | 第11-13页 |
1.2.2 酶法制备多孔淀粉机理 | 第13页 |
1.2.3 多孔淀粉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4 多孔淀粉的应用 | 第14-16页 |
1.2.5 多孔淀粉的改性研究 | 第16-17页 |
1.2.6 改性多孔淀粉的应用 | 第17-18页 |
1.2.7 改性多孔淀粉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 第18页 |
1.3 微生物的固定化 | 第18-20页 |
1.3.1 微生物固定化方法 | 第19-20页 |
1.3.2 微生物固定化的应用 | 第20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多孔淀粉的制备 | 第22-33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材料与仪器 | 第22-23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3-27页 |
2.3.1 酶活力的测定 | 第23-25页 |
2.3.1.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3-24页 |
2.3.1.2 酶活力的测定 | 第24-25页 |
2.3.2 酶法制备多孔淀粉 | 第25-27页 |
2.3.2.1 淀粉酶的选择 | 第25页 |
2.3.2.2 α-淀粉酶与糖化酶比例对多孔淀粉形成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2.3 酶的添加量对多孔淀粉形成的影响 | 第26页 |
2.3.2.4 酶解温度对多孔淀粉形成的影响 | 第26页 |
2.3.2.5 酶解时间对多孔淀粉形成的影响 | 第26-27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7-32页 |
2.4.1 淀粉酶酶活力的测定 | 第27页 |
2.4.2 酶催化形成多孔淀粉的条件 | 第27-32页 |
2.4.2.1 α-淀粉酶与糖化酶比例对多孔淀粉形成的影响 | 第27-29页 |
2.4.2.2 酶的添加量对多孔淀粉形成的影响 | 第29-30页 |
2.4.2.3 酶解温度对多孔淀粉形成的影响 | 第30-31页 |
2.4.2.4 酶解时间对多孔淀粉形成的影响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表面改性多孔淀粉的制备 | 第33-45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材料与仪器 | 第34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4-37页 |
3.3.1 多孔淀粉的表面改性 | 第34-35页 |
3.3.2 改性多孔淀粉对甲基橙吸附率的测定 | 第35页 |
3.3.3 甲基橙初始pH对多孔淀粉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35页 |
3.3.4 甲基橙吸附时间对多孔淀粉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35页 |
3.3.5 多孔淀粉表面改性条件的优化 | 第35-36页 |
3.3.5.1 聚乙烯亚胺添加量的确定 | 第36页 |
3.3.5.2 聚乙烯亚胺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36页 |
3.3.5.3 戊二醛浓度的确定 | 第36页 |
3.3.5.4 戊二醛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36页 |
3.3.6 表面改性多孔淀粉的红外光谱 | 第36-37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7-43页 |
3.4.1 甲基橙初始pH对改性多孔淀粉吸附甲基橙的影响 | 第37页 |
3.4.2 甲基橙吸附时间对改性多孔淀粉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3 聚乙烯亚胺添加量的确定 | 第38-39页 |
3.4.4 聚乙烯亚胺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39-40页 |
3.4.5 戊二醛浓度的确定 | 第40-41页 |
3.4.6 戊二醛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41-42页 |
3.4.7 表面改性多孔淀粉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微生物固定化 | 第45-54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材料与仪器 | 第45-46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4.3.1 菌种的培养 | 第46页 |
4.3.2 改性多孔淀粉对大肠杆菌的固定化 | 第46-47页 |
4.3.2.1 大肠杆菌浓度对大肠杆菌固定化的影响 | 第47页 |
4.3.2.2 吸附时间对大肠杆菌固定化的影响 | 第47页 |
4.3.2.3 转速对大肠杆菌固定化的影响 | 第47页 |
4.3.3 多孔淀粉和改性多孔淀粉固定化大肠杆菌的比较 | 第47-48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8-52页 |
4.4.1 大肠杆菌浓度对大肠杆菌固定化的影响 | 第48-49页 |
4.4.2 吸附时间对大肠杆菌固定化的影响 | 第49-50页 |
4.4.3 转速对大肠杆菌固定化的影响 | 第50-51页 |
4.4.4 多孔淀粉和改性多孔淀粉吸附大肠杆菌的比较 | 第51-52页 |
4.4.5 多孔淀粉和改性多孔固定化大肠杆菌的电镜观察 | 第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