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2 奥斯丁将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尝试 | 第12-20页 |
2.1 法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历史社会背景 | 第12-15页 |
2.1.1 在历史上法学科学作为其他科学附属 | 第12-13页 |
2.1.2 法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社会条件 | 第13-14页 |
2.1.3 法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自身条件 | 第14-15页 |
2.2 法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理论 | 第15-17页 |
2.2.1 奥斯丁对边沁“法学科学化”的继承 | 第15-16页 |
2.2.2 奥斯丁对布莱克斯通的法学科学的批判 | 第16-17页 |
2.3 奥斯丁把法学确立为科学的路径 | 第17-20页 |
2.3.1 明确法学的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2.3.2 确立法学的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3 奥斯丁对重要法学概念的分类 | 第20-25页 |
3.1 一般法学与特殊法学 | 第20-21页 |
3.2 严格意义上的法律与非严格意义的法的分类 | 第21-22页 |
3.2.1 “边沁式”的法的分类 | 第21-22页 |
3.2.2 “洛克式”的法的分类 | 第22页 |
3.3 物法和人法 | 第22-25页 |
4 奥斯丁对自然法学的批判 | 第25-30页 |
4.1 自然法学混淆隐喻意义上的法和严格意义上的法 | 第25-27页 |
4.1.1 奥斯丁对隐喻意义上的法与严格意义上法的区分 | 第25-26页 |
4.1.2 奥斯丁对乌尔比安等人的批判 | 第26-27页 |
4.2 自然法学混同法的“应然”与“实然” | 第27-30页 |
4.2.1 奥斯丁眼中“应然”和“实然”的分离 | 第27-28页 |
4.2.2 奥斯丁对自然法混同“应然”与“实然”的批判 | 第28-30页 |
5 奥斯丁的法律主权命令说 | 第30-40页 |
5.1 法律主权命令说的主要内容 | 第30-33页 |
5.1.1 命令、义务与制裁 | 第30-31页 |
5.1.2 主权者、独立政治社会与习惯服从 | 第31-32页 |
5.1.3 作为法律的命令的例外 | 第32-33页 |
5.2 承继于古罗马法的法律主权命令说 | 第33-34页 |
5.2.1 法律主权命令说与古罗马法的相似性 | 第33页 |
5.2.2 法律主权命令说对罗马法学部分观点的批判 | 第33-34页 |
5.3 法律中主权命令说对边沁法学思想的吸收 | 第34-36页 |
5.3.1 以功利主义为伦理基础 | 第34-35页 |
5.3.2 对边沁法律概念的批判与继承 | 第35-36页 |
5.4 法律主权命令说对霍布斯学说的吸收 | 第36-40页 |
5.4.1 霍布斯的独立政治社会学说 | 第36-37页 |
5.4.2 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 | 第37-38页 |
5.4.3 霍布斯的知识理论 | 第38-40页 |
6 结束语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页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