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概述 | 第13-23页 |
1.1 Bohn-Oppenheimer近似和Hartree-Fock方程 | 第13-15页 |
1.2 密度泛函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1.2.1 Thomas-Fermi模型 | 第15-16页 |
1.2.2 Hohenberg-Kohn原理 | 第16页 |
1.2.3 Kohn-Sham方程 | 第16-17页 |
1.3 交换相关能泛函 | 第17-20页 |
1.3.1 局域密度近似(LDA) | 第18页 |
1.3.2 广义梯度近似(GGA) | 第18-19页 |
1.3.3 其它泛函 | 第19-20页 |
1.4 赝势 | 第20-21页 |
1.5 基组 | 第21-22页 |
1.6 本文采用的计算软件包 | 第22-23页 |
第2章 合金计算方法简介 | 第23-33页 |
2.1 合金理论概述 | 第23-26页 |
2.2 无序合金的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2.3 团簇展开法的理论简介 | 第28-33页 |
第3章 ZnO_(1-x)S_x合金电子能带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研究 | 第33-58页 |
3.1 ZnO_(1-x)S_x合金简介 | 第33-36页 |
3.1.1 ZnO简介 | 第33-34页 |
3.1.2 ZnO_(1-x)S_x合金的研究进展 | 第34-36页 |
3.2 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 | 第36-38页 |
3.2.1 团簇展开法 | 第36页 |
3.2.2 Delta自洽场(Asol)方法 | 第36-37页 |
3.2.3 能带偏移 | 第37-38页 |
3.3 ZnO_(1-x)S_x合金的能带和态密度计算 | 第38-43页 |
3.3.1 ZnO_(1-x)S_x合金的能带结构 | 第38-41页 |
3.3.2 ZnO_(1-x)S_x合金的态密度(DOS) | 第41-42页 |
3.3.3 ZnO_(1-x)S_x合金的能带偏移计算 | 第42-43页 |
3.4 ZnO_(1-x)S_x合金的团簇展开计算 | 第43-48页 |
3.4.1 ZnO_(1-x)S_x合金的形成能计算 | 第43-46页 |
3.4.2 ZnO_(1-x)S_x合金的有效团簇交互系数 | 第46-48页 |
3.5 ZnO_(1-x)S_x合金的热力学性质 | 第48-57页 |
3.5.1 不考虑晶格振动时ZnO_(1-x)S_x合金的计算 | 第48-51页 |
3.5.2 考虑晶格振动时ZnO_(1-x)S_x合金的计算 | 第51-57页 |
3.6 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ZnO_(1-x)S_x合金电子能带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研究 | 第58-74页 |
4.1 ZnO_(1-x)S_x合金简介 | 第58页 |
4.2 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 | 第58-59页 |
4.3 ZnO_(1-x)S_x合金的能带和态密度计算 | 第59-64页 |
4.3.1 ZnO_(1-x)S_x合金的能带结构 | 第59-62页 |
4.3.2 ZnO_(1-x)S_x合金的态密度(DOS) | 第62-63页 |
4.3.3 ZnO_(1-x)S_x合金的能带偏移计算 | 第63-64页 |
4.4 ZnO_(1-x)S_x合金的团簇展开计算 | 第64-67页 |
4.4.1 ZnO_(1-x)S_x合金的形成能计算 | 第64-66页 |
4.4.2 ZnO_(1-x)S_x合金的有效团簇交互系数 | 第66-67页 |
4.5 ZnO_(1-x)S_x合金的热力学性质 | 第67-73页 |
4.5.1 不考虑晶格振动时ZnO_(1-x)S_x合金的计算 | 第67-69页 |
4.5.2 考虑晶格振动时ZnO_(1-x)S_x合金的计算 | 第69-73页 |
4.6 小结 | 第73页 |
4.7 ZnO_(1-x)S_x和ZnO_(1-x)S_x合金之间的比较 | 第73-74页 |
第5章 Cu_2O的掺杂计算 | 第74-83页 |
5.1 Cu_2O的简介 | 第74-75页 |
5.2 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 | 第75-76页 |
5.3 Cu_2O掺杂后的晶格常数和键长 | 第76页 |
5.4 Cu_2O掺杂后的能带结构分析 | 第76-78页 |
5.5 Cu_2O掺杂后的局域态密度 | 第78-80页 |
5.6 Cu_2O掺杂的形成能 | 第80-82页 |
5.7 小结 | 第82-83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7页 |
附录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