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真空电子学(电子物理学)论文--气体放电(气体导电)论文--各类型放电论文

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及其协同催化降解SF6气体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1 绪论第11-29页
    1.1 SF_6降解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16页
        1.1.1 SF_6气体的使用和排放情况第11-12页
        1.1.2 SF_6的温室效应第12-14页
        1.1.3 治理SF_6气体排放的对策及情况第14-16页
    1.2 传统的SF_6降解技术第16-20页
        1.2.1 热解法第16页
        1.2.2 热催化法第16-18页
        1.2.3 光解法第18-20页
    1.3 低温等离子体SF_6降解技术第20-25页
        1.3.1 射频等离子体法第20-21页
        1.3.2 微波等离子体法第21-23页
        1.3.3 电子束等离子体法第23页
        1.3.4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法第23-25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5-27页
        1.4.1 研究内容第25-26页
        1.4.2 技术路线第26-27页
    1.5 本章小结第27-29页
2 介质阻挡放电降解SF_6的实验平台和理论计算方法第29-43页
    2.1 实验平台第29-38页
        2.1.1 介质阻挡放电降解SF_6系统第30-32页
        2.1.2 电学参数分析方法第32-34页
        2.1.3 化学参数分析方法第34-37页
        2.1.4 光学参数分析方法第37-38页
    2.2 理论计算方法第38-42页
        2.2.1 Boltzmann方程第38-39页
        2.2.2 Boltzmann方程求解第39-40页
        2.2.3 等离子体放电参数第40-41页
        2.2.4 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第41-42页
    2.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3 介质阻挡放电降解SF_6的影响因素研究第43-67页
    3.1 约化场强的影响第43-49页
        3.1.1 约化场强的计算第43-45页
        3.1.2 等离子体放电特性分析第45-47页
        3.1.3 对降解率的影响第47-48页
        3.1.4 对能量效率的影响第48-49页
    3.2 背景气体的影响第49-55页
        3.2.1 等离子体放电特性分析第49-53页
        3.2.2 对降解率的影响第53-54页
        3.2.3 对能量效率的影响第54-55页
    3.3 气体流量的影响第55-57页
        3.3.1 对降解率的影响第55-56页
        3.3.2 对能量效率的影响第56-57页
    3.4 外加气体的影响第57-59页
        3.4.1 对降解率的影响第57-58页
        3.4.2 对能量效率的影响第58-59页
    3.5 环境介质的影响第59-64页
        3.5.1 等离子体放电特性分析第59-62页
        3.5.2 对反应器温度的影响第62页
        3.5.3 对降解率的影响第62-63页
        3.5.4 对能量效率的影响第63-64页
    3.6 介质阻挡放电降解SF_6的全生命周期分析第64页
    3.7 本章小结第64-67页
4 介质阻挡放电降解SF_6气体的产物及机理分析第67-83页
    4.1 介质阻挡放电作用下SF_6降解反应类型第67-68页
    4.2 计算方法第68-69页
    4.3 介质阻挡放电作用下SF_6的离解过程第69-70页
    4.4 水气条件下降解机理分析第70-76页
        4.4.1 活性物质检测第70-73页
        4.4.2 SF_6降解产物分析第73-74页
        4.4.3 SF_6降解产物形成路径分析第74-76页
    4.5 氧气条件下降解机理分析第76-80页
        4.5.1 活性物质检测第76-78页
        4.5.2 SF_6降解产物分析第78-79页
        4.5.3 SF_6降解产物形成路径分析第79-80页
    4.6 SF_6降解产物的无害化分析第80-81页
    4.7 本章小结第81-83页
5 介质阻挡放电/γ-Al_2O_3催化协同降解SF_6的研究第83-93页
    5.1 实验部分第83-84页
        5.1.1 催化剂的选择第83-84页
        5.1.2 实验方法第84页
    5.2 催化剂表征研究第84-86页
        5.2.1 催化剂的XRD表征结果分析第84-85页
        5.2.2 催化剂的XPS表征结果分析第85-86页
    5.3 介质阻挡放电/γ-Al_2O_3催化协同降解SF第86-90页
        5.3.1 催化剂对放电特性的影响第86-87页
        5.3.2 水气条件下DBD催化协同降解第87-88页
        5.3.3 氧气条件下DBD催化协同降解第88-90页
    5.4 介质阻挡放电/γ-Al_2O_3催化协同处理SF_6的降解过程分析第90-91页
    5.5 本章小结第91-9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3-97页
    6.1 主要结论第93-94页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第94-97页
致谢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7页
附录第107-108页
    A.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7-108页
    B.在读期间申报和授权的发明专利第108页
    C.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第108页
    D.在读期间所获主要奖励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典波系统中的拓扑界面态
下一篇:基于光传递强化及调控的微藻光生物反应器性能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