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岩石学论文--岩石分类论文--岩浆岩(火成岩)论文--侵入岩、深成岩论文

内蒙古盘陀山杂岩早古生代侵入岩地球化学及构造意义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9-12页
    1.1 选题依据第9页
    1.2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历史及现状第10-11页
        1.3.1 调查程度第10页
        1.3.2 研究现状第10-11页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第11页
    1.5 完成工作量第11-12页
2 区域地质概况第12-23页
    2.1 大地构造背景第13-14页
    2.2 区域地质背景第14-23页
        2.2.1 地层第15-19页
        2.2.2 侵入岩第19页
        2.2.3 区域构造第19-23页
3 侵入岩地质特征第23-33页
    3.1 岩石学特征第25-27页
        3.1.1 中奥陶世侵入岩第25-26页
        3.1.2 早志留世侵入岩第26-27页
    3.2 年代学特征第27-33页
        3.2.1 样靶制备及年龄测定方法第27页
        3.2.2 实验数据及分析结果第27-33页
4 侵入岩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第33-41页
    4.1 样品的采样及测试方法第33页
        4.1.1 薄片鉴定第33页
        4.1.2 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第33页
    4.2 侵入岩的岩石化学特征第33-37页
        4.2.1 中奥陶世中细粒花岗闪长岩第33-35页
        4.2.2 早志留世细粒斑状二长花岗岩第35-37页
    4.3 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第37-41页
        4.3.1 中奥陶世中细粒花岗闪长岩第37-39页
        4.3.2 早志留世细粒斑状二长花岗岩第39-41页
5 构造意义探讨第41-47页
    5.1 岩石成因第41-42页
        5.1.1 中奥陶世中细粒花岗闪长岩第41页
        5.1.2 早志留世细粒斑状二长花岗岩第41-42页
    5.2 构造背景第42-47页
        5.2.1 中奥陶世中细粒花岗闪长岩第42-43页
        5.2.2 早志留世细粒斑状二长花岗岩第43-45页
        5.2.3 构造意义第45-47页
6 结论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附录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古北山地区晚奥陶—早志留世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下一篇:太原市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与保护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