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地球化学论文

内蒙古北山地区晚奥陶—早志留世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交通位置第9-10页
    1.2 选题依据第10页
    1.3 研究程度第10-13页
        1.3.1 区域地质研究程度第10-11页
        1.3.2 矿产地质研究程度第11页
        1.3.3 综合研究程度第11-12页
        1.3.4 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第13页
    1.5 完成工作量第13-14页
2 区域地质概况第14-26页
    2.1 大地构造背景第14-16页
    2.2 地层第16-19页
        2.2.1 古元古代地层第17-18页
        2.2.2 古生代地层第18-19页
        2.2.3 中生代地层第19页
        2.2.4 新生代地层第19页
    2.3 侵入岩第19-22页
        2.3.1 早古生代侵入岩第19-20页
        2.3.2 晚古生代侵入岩第20-22页
        2.3.3 脉岩第22页
    2.4 构造第22-26页
        2.4.1 雅满苏-红石山-黑鹰山晚古生代陆缘活动带第22页
        2.4.2 星星峡-明水-旱山地块第22-23页
        2.4.3 公婆泉-东七一山早古生代岩浆弧第23-26页
3 晚奥陶—早志留世侵入岩第26-72页
    3.1 地质特征第26-28页
    3.2 岩石学特征第28-31页
    3.3 岩石化学特征第31-39页
        3.3.1 岩石化学类型第31-36页
        3.3.2 岩石系列第36-39页
    3.4 地球化学特征第39-49页
        3.4.1 稀土元素特征第39-44页
        3.4.2 微量元素特征第44-49页
    3.5 演化特征第49-53页
        3.5.1 岩石学演化特征第49-50页
        3.5.2 岩石化学演化特征第50-52页
        3.5.3 稀土元素演化特征第52页
        3.5.4 微量元素演化特征第52-53页
    3.6 就位机制讨论第53-54页
    3.7 岩浆成因与构造环境第54-57页
        3.7.1 岩浆成因分析第54-55页
        3.7.2 构造环境探讨第55-57页
    3.8 就位时代第57-72页
4 结论第72-73页
图版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附录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南省王湾钼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下一篇:内蒙古盘陀山杂岩早古生代侵入岩地球化学及构造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