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9页 |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9-11页 |
第二章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含义与学说类型 | 第11-14页 |
第一节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含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学说类型 | 第11-14页 |
一、客观不能说 | 第11-12页 |
二、客观兼主观不能说 | 第12页 |
三、折衷说 | 第12-14页 |
第三章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认定的现状分析 | 第14-20页 |
第一节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认定的立法现状 | 第14页 |
第二节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认定典型案例评析 | 第14-16页 |
第三节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认定的现实困境 | 第16-20页 |
一、单一认定主体认定的信度不够 | 第16-17页 |
二、用人单位人对“不能胜任”的认定证据不足 | 第17-19页 |
三、客观不能说的局限性 | 第19-20页 |
第四章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与末位淘汰制度 | 第20-28页 |
第一节 末位淘汰制度的含义 | 第20页 |
第二节 末位淘汰制度的合法性分析 | 第20-25页 |
第三节 劳动者“不能胜任”与末位淘汰制的司法实践 | 第25-28页 |
第五章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认定的完善 | 第28-38页 |
第一节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确认原则和立法完善 | 第28-31页 |
一、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确认原则 | 第28-30页 |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立法完善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实践中认定的完善 | 第31-36页 |
一、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认定主体的完善 | 第31-32页 |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判断标准的完善 | 第32-35页 |
三、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举证责任的完善 | 第35-36页 |
第三节 “不能胜任工作”认定的完善--末位淘汰制度的合理构建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