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反敌意收购行为问题研究--以宝万股权之争为视角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1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二 研究的思路及创新点 | 第9-11页 |
第一章 我国上市公司反敌意收购法律规制及问题 | 第11-21页 |
第一节 宝万之争的案例介绍 | 第12-13页 |
一 宝能举牌万科经过 | 第12页 |
二 万科反收购策略及效果分析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的法律规制 | 第13-15页 |
一 现行法规对收购进行的规制 | 第14-15页 |
二 部门规章对收购进行的规制 | 第15页 |
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规定之不足 | 第15-21页 |
一 界定及监管的法律缺位 | 第16-17页 |
二 措施及其评判标准不明确 | 第17-18页 |
三 对收购资金的合法性审查较弱 | 第18-19页 |
四 公司章程规定不完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反敌意收购行为的法理与实务分析 | 第21-32页 |
第一节 应对敌意收购行为的法理分析 | 第21-24页 |
一 股东权利平等 | 第21-22页 |
二 信息公开制度 | 第22-23页 |
三 债权人保护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应对敌意收购行为的实务分析 | 第24-32页 |
一 投标前防御措施 | 第24-27页 |
二 投标后反击措施 | 第27-32页 |
第三章 反敌意收购的制度完善 | 第32-40页 |
第一节 完善反收购措施的体制改革 | 第32-36页 |
一 监管主体的进步明确 | 第32-33页 |
二 上市公司的同股不同权构想 | 第33-35页 |
三 杠杆收购的特别监督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完善上市公司章程的建议 | 第36-40页 |
一 设置特别投票权 | 第37-38页 |
二 增加目标公司反收购“期限设置” | 第38页 |
三 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个人简历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