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9-11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 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研究 | 第12页 |
2. 对新兴“大女主”古装剧的研究 | 第12-14页 |
(三) 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2. 实用意义 | 第15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 文献分析法 | 第15页 |
2. 文本分析法 | 第15-16页 |
3. 交叉分析法 | 第16页 |
4. 案例例证法 | 第16-17页 |
一、形象:多维度的角色呈现与同质化的镜像表达 | 第17-29页 |
(一) 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关照下的“新”形象 | 第18-22页 |
1. 美丽而霸气的新女性 | 第18-20页 |
2. 从一而终的异性附庸 | 第20-22页 |
(二) 传统性别语境建构下的“旧”角色 | 第22-25页 |
1. 封建的穹顶与集权的象征 | 第22-23页 |
2. 父权藩篱的牺牲品 | 第23-25页 |
(三) 统一的恶势力 | 第25-29页 |
1. 等级规制下的恶母 | 第25-26页 |
2. 权力竞技中异化的“美杜莎” | 第26-27页 |
3. 权欲名利的争夺者 | 第27-29页 |
二、内核:综合性欲望符码的解析与“性”语境下的畸形视角 | 第29-38页 |
(一) 映射女性现实境遇 | 第29-32页 |
1. 从生存到权力的追逐 | 第29-31页 |
2. 对爱情与尊重的渴求 | 第31-32页 |
(二) 父权意识的固守与俯视 | 第32-35页 |
1. 女性对男性的依附:美貌、贞守、趋从 | 第32-33页 |
2. 男性对女性的救赎:真爱、引导、成就 | 第33-34页 |
3. 欲望投射:解放与平权、共创与独当 | 第34-35页 |
(三) 女性主义的抗争与彰显 | 第35-38页 |
1. 异于传统的“大女人”精神 | 第35页 |
2. 女性价值的强化与难以消解的男权藩篱 | 第35-36页 |
3. 性别话语设定与时代文化冲击 | 第36-38页 |
三、建构:角色输出的文化突围与时代女性的形象建设 | 第38-48页 |
(一) 女性主义民族志视阈下的形象输出 | 第38-40页 |
1. “独立”趋势难匹“依附”现状——限制、固化 | 第38-39页 |
2. 市场价值取向与女性社会意识——迎合、引领、回归 | 第39-40页 |
(二) 正视“大女主”背后的“伪女性”意识 | 第40-43页 |
1. 消费语境下的扁平外壳——疲态 | 第40-41页 |
2. “走出去”背景下的角色期待——重塑 | 第41-43页 |
(三) 优化价值观输出,力呈国际化角色 | 第43-48页 |
1.遵从“史”的轨迹,回归“人”的本质 | 第43-45页 |
2. 融汇时代特色,借力优质范本 | 第45-46页 |
3. 彰显演技力量,打磨饱满“大”形象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