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研究对象、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7-8页 |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8-9页 |
四、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第9-10页 |
第一章 历代皇帝曲阜祭孔述略 | 第10-16页 |
一、清代之前皇帝曲阜祭孔述略 | 第10-11页 |
二、清代皇帝曲阜祭孔述略 | 第11-16页 |
(一)清帝曲阜祭孔沿革 | 第11页 |
(二)皇帝曲阜孔庙祭孔原因 | 第11-12页 |
(三)清帝至曲阜祭孔的行程路线 | 第12-16页 |
第二章 首开清帝亲诣曲阜祭孔的康熙帝 | 第16-18页 |
一、康熙二十三年曲阜祭孔仪式 | 第16-17页 |
二、康熙北京祭孔与曲阜祭孔 | 第17-18页 |
第三章 亲至曲阜祭孔次数最多的乾隆帝 | 第18-21页 |
一、乾隆曲阜祭孔仪式 | 第18-19页 |
二、乾隆帝曲阜祭孔次数 | 第19页 |
三、《乾隆朝会典》与曲阜祭孔 | 第19-21页 |
第四章 二帝曲阜祭孔制度仪式异同变革 | 第21-27页 |
一、乐舞旧制改新制 | 第21-22页 |
(一)祭孔用乐 | 第21页 |
(二)祭孔佾舞 | 第21-22页 |
二、祭祀相关用品增减 | 第22-24页 |
(一)祭器种类数量变化 | 第22-23页 |
(二)清帝赏赐孔庙及孔府物品 | 第23-24页 |
三、祭拜先师仪式步骤发展变化 | 第24-27页 |
(一)上香礼 | 第24页 |
(二)跪拜礼 | 第24-25页 |
(三)献帛爵礼与三献爵 | 第25-26页 |
(四)立献改跪献 | 第26页 |
(五)读祝与焚祝 | 第26-27页 |
第五章 康乾二帝曲阜祭孔之影响 | 第27-36页 |
一、经济扶持与损耗 | 第27-29页 |
(一)蠲免赋税,增加赈济,促进恢复当地生产力 | 第27页 |
(二)赐田孔氏宗族导致剥削腐朽 | 第27-28页 |
(三)劳民伤财,影响国力 | 第28-29页 |
二、政治行为及政策 | 第29-32页 |
(一)优渥孔氏子孙,拉近君臣关系 | 第29页 |
(二)处理民族矛盾,维护满族统治 | 第29-31页 |
(三)孔氏特权扩大,内部矛盾激化 | 第31-32页 |
三、文化思想和教育 | 第32-36页 |
(一)满族内部加强学儒尊孔 | 第32-33页 |
(二)发展教育,传播儒家文化思想 | 第33页 |
(三)文化统治高度集中,限制新思想发展 | 第33-36页 |
结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 第40-53页 |
一、清代皇帝北京文庙国子监、曲阜孔庙亲祭孔子一览表 | 第40-42页 |
二、清帝至曲阜祭孔的行程路线 | 第42-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