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8页 |
1.2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3.论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2-14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3.2 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4-22页 |
1.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6页 |
1.1 人的本质的基本内涵 | 第14-15页 |
1.2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含义 | 第15-16页 |
2.理论来源 | 第16-22页 |
2.1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文化底蕴—古希腊文明 | 第17页 |
2.2 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价值为马克思人本思想的诞生奠定了根基.. | 第17-18页 |
2.3 18世纪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 第18页 |
2.4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重要来源—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 第18-19页 |
2.5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直接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 第19-22页 |
第三章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形成历程 | 第22-31页 |
1.马克思人本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 第22-24页 |
1.1 时代背景 | 第22-23页 |
1.2 主观条件 | 第23-24页 |
2.马克思人本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 | 第24-31页 |
2.1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萌芽和发展 | 第25-28页 |
2.2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进一步拓展和成熟 | 第28-30页 |
2.3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深化 | 第30-31页 |
第四章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论特点 | 第31-39页 |
1.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理论内涵 | 第31-36页 |
1.1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理论起点—人的存在与本质 | 第31-32页 |
1.2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现实的人” | 第32-33页 |
1.3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价值追求—无产阶级的解放 | 第33-35页 |
1.4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最终目标—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 第35-36页 |
2.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理论特点 | 第36-39页 |
2.1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践性和科学性 | 第36-37页 |
2.2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批判性和革命性 | 第37-38页 |
2.3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阶级性和前瞻性 | 第38-39页 |
第五章 马克思人本思想在中国的当代价值 | 第39-45页 |
1.马克思人本思想理论价值 | 第39-41页 |
1.1 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 第39-40页 |
1.2 关于人的解放理论 | 第40页 |
1.3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40-41页 |
2.马克思人本思想实践价值 | 第41-45页 |
2.1 创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标准 | 第41-42页 |
2.2 形成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诉求 | 第42页 |
2.3 确立了“人民利益至上”的理论根基 | 第42-43页 |
2.4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