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8页 |
1 课题背景 | 第8-21页 |
1.1 等离子体基本概念及应用 | 第8-10页 |
1.1.1 等离子体概念及分类 | 第8页 |
1.1.2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及其应用 | 第8-10页 |
1.2 氰化氢的研究情况 | 第10-18页 |
1.2.1 HCN生产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合成HCN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1.3 乙腈的研究情况 | 第18-20页 |
1.4 选题依据 | 第20-21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1-26页 |
2.1 实验药品 | 第21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1-22页 |
2.3 催化剂制备 | 第22-23页 |
2.4 实验装置与流程 | 第23-24页 |
2.5 反应性能评价 | 第24-26页 |
3 等离子体引发CH_4/NH_3反应 | 第26-39页 |
3.1 甲烷含量的影响 | 第28-30页 |
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0-34页 |
3.3 铝箔长度的影响 | 第34-36页 |
3.4 填充纯载体白炭黑(fumedSiO_2)的影响 | 第36-38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38-39页 |
4 金属催化剂与CH_4/NH_3等离子体协同合成HCN | 第39-66页 |
4.1 金属种类对生成HCN的影响 | 第39-48页 |
4.2 金属负载量对生成HCN的影响 | 第48-49页 |
4.3 载体种类对生成HCN的影响 | 第49-53页 |
4.4 双金属催化剂的优化 | 第53-64页 |
4.4.1 Cu催化剂中引入第二金属组分的影响 | 第53-56页 |
4.4.2 Cu-Cr双金属催化剂中金属比例关系的影响 | 第56-59页 |
4.4.3 Cu7-Cr3/S-1催化剂停留时间的影响 | 第59-60页 |
4.4.4 Cu-Cr双金属催化剂的表征 | 第60-64页 |
4.5 本章小节 | 第64-66页 |
5 金属催化剂与CH_4/NH_3等离子体协同合成CH_3CN | 第66-74页 |
5.1 金属种类对生成CH_3CN的影响 | 第66-69页 |
5.2 金属负载量对生成CH_3CN的影响 | 第69-71页 |
5.3 载体种类对生成CH_3CN的影响 | 第71-72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72-74页 |
6 CH_4/NH_3反应生成HCN和CH_3CN的机理 | 第74-80页 |
6.1 CH_4/NH_3反应生成HCN的机理 | 第75-78页 |
6.2 CH_4/NH_3反应生成CH_3CN的机理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附录A H_2和N_2的标准曲线图 | 第87-88页 |
附录B CH_4/NH_3反应合成HCN反应的化学热力学函数计算 | 第88-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