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三、研究假设 | 第10-11页 |
四、操作性定义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12-25页 |
一、儿童慢性肾脏病的概述 | 第12-16页 |
(一) 儿童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及流行病学 | 第12页 |
(二) 儿童慢性肾脏病的病因 | 第12-13页 |
(三) 儿童慢性肾脏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 第13页 |
(四) 儿童慢性肾脏病的分期 | 第13-14页 |
(五) 儿童慢性肾脏病的治疗 | 第14-15页 |
(六) 儿童慢性肾脏病患儿日常生活指导 | 第15-16页 |
二、慢性肾脏病对患儿及父母的影响 | 第16-17页 |
(一) 对患儿的影响 | 第16页 |
(二) 患儿父母对患儿的影响 | 第16页 |
(三) 患儿父母对患儿的影响 | 第16-17页 |
三、家庭支持干预概述 | 第17-19页 |
(一) 家庭支持的概念 | 第17页 |
(二) 家庭支持干预的方式 | 第17-18页 |
(三) 家庭支持干预的时间和内容 | 第18-19页 |
(四) 家庭支持干预的应用 | 第19页 |
四、针对慢性病患儿父母的家庭支持干预研究 | 第19-25页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二) 针对慢性肾脏病患儿父母干预的评价指标和测量工具 | 第20-25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25-36页 |
一、研究类型 | 第25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25-26页 |
三、干预的实施与评价 | 第26-29页 |
四、测量指标及工具 | 第29-31页 |
五、研究步骤 | 第31-33页 |
六、资料收集方法 | 第33页 |
七、资料分析方法 | 第33页 |
八、研究的伦理原则 | 第33-34页 |
九、质量控制 | 第34页 |
十、研究可行性 | 第34-35页 |
十一、经费预算 | 第35页 |
十二、计划时间表 | 第35-36页 |
第四章 结果 | 第36-46页 |
一、基本资料 | 第36-38页 |
(一) 患儿父母的一般资料 | 第36-37页 |
(二) 患儿的基本资料 | 第37-38页 |
二、干预前患儿父母的主要观察指标情况 | 第38-39页 |
三、针对患儿父母家庭支持干预的效果评价 | 第39-46页 |
(一) 两组间患儿父(母)观察指标不同时间点的得分比较 | 第39-41页 |
(二) 两组患儿父(母)组内指标不同时点的比较 | 第41-46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46-52页 |
一、患儿及父母的一般情况分析 | 第46页 |
二、针对患儿父母家庭支持干预效果分析 | 第46-52页 |
(一) 对患儿父(母)相关疾病和照护知识水平的影响 | 第46-47页 |
(二) 对患儿父(母)疾病管理能力和困难的影响 | 第47页 |
(三) 对患儿父(母)应对方式的影响 | 第47-49页 |
(四) 对患儿父(母)心理状态的影响 | 第49-50页 |
(五) 对患儿父(母)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50-5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2-54页 |
一、结论 | 第52页 |
二、研究的意义和临床应用 | 第52页 |
三、研究的困难与局限性 | 第52页 |
四、后续研究的建议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附件 | 第60-72页 |
附录一 知情同意书 | 第60-61页 |
附录二 一般资料 | 第61-63页 |
附录三 儿童慢性肾脏病疾病相关知识问卷 | 第63-65页 |
附录四 zung焦虑自评量表 | 第65-66页 |
附录五 zung抑郁自评量表 | 第66-67页 |
附录六 家庭管理量表——疾病管理困难、疾病管理能力亚量表 | 第67-69页 |
附录七 CHIP父母应对方式量表 | 第69-71页 |
附录八 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量表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