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护理一般技术论文

指氧饱和度相关弥散指数监测机械通气患者氧合状态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2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目的第10页
    三、操作性定义第10-12页
第二章 文献回顾第12-25页
    一、机械通气概述第12-13页
        (一) 定义第12页
        (二) 机械通气在重症监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第12-13页
    二、影响机械通气患者氧合状态的因素第13-16页
        (一) 患者因素第13-15页
        (二) 治疗因素第15-16页
    三、机械通气患者氧合状态监测的重要性第16-17页
    四、机械通气患者氧合状态监测的相关指标第17-22页
        (一) 动脉血气分析相关指标第17-19页
        (二) 指氧饱和度第19-20页
        (三) 氧合状态相关指数第20-22页
    五、机械通气患者无创氧合状态监测指标的研究现状第22-25页
        (一) 无创血气监测第22页
        (二) SpO_2/FiO_2第22-23页
        (三) 指氧饱和度相关弥散指数第23-25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25-31页
    一、研究类型第25页
    二、研究对象第25-26页
        (一) 总体与样本第25页
        (二) 抽样方法第25页
        (三) 分组方法第25-26页
        (四) 样本量的计算第26页
    三、研究指标和工具第26-27页
        (一) 患者的一般资料第26页
        (二) 评价指标第26-27页
    四、资料收集第27-28页
        (一) 各指标测量时间及方法第27-28页
        (二) 资料收集步骤第28页
    五、质量控制第28-29页
        (一) 准备阶段第28页
        (二) 资料收集阶段第28-29页
        (三) 资料录入阶段第29页
    六、资料分析第29页
    七、伦理问题第29-31页
第四章 结果第31-39页
    一、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第31-32页
    二、研究对象指氧饱和度相关弥散指数和氧合指数一致性比较第32-35页
        (一) 指氧饱和度相关弥散指数和氧合指数的一致性检验第32-33页
        (二) 探究指氧饱和度相关弥散指数和氧合指数的线性方程第33页
        (三) 指氧饱和度相关弥散指数和氧合指数线性方程的验证第33-35页
    三、指氧饱和度相关弥散指数氧合状态监测临界值的确定第35-39页
        (一) 指氧饱和度相关弥散指数组间比较第35-36页
        (二) 确立研究对象指氧饱和度相关弥散指数的临界值第36-39页
第五章 讨论第39-47页
    一、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第39-40页
    二、指氧饱和度相关弥散指数对机械通气患者氧合状态监测效果分析第40-42页
    三、指氧饱和度相关弥散指数氧合状态监测临界值的探讨第42-47页
        (一) 指氧饱和度相关弥散指数对机械通气患者氧合状态监测第42-44页
        (二) 指氧饱和度相关弥散指数氧合状态监测临界值的确定第44-4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47-50页
    一、研究的结论第47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47-48页
    三、研究的局限性第48页
    四、后续研究的建议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8页
附件第58-61页
    附件一:知情同意书第58-59页
    附件二:人口学资料、疾病资料调査表/数据采集表第59-60页
    附件三:危重病人APACHE II评分量表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种凝胶过滤介质纯化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研究
下一篇:针对慢性肾脏病患儿父母家庭支持干预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