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航班延误下机场应急疏散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应急疏散预案 | 第14-15页 |
1.2.2 旅客聚集特征 | 第15-16页 |
1.2.3 应急调度模型 | 第16-17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机场应急疏散流程优化设计 | 第20-28页 |
2.1 传统应急疏散流程 | 第20-22页 |
2.1.1 大型场馆应急疏散流程 | 第20-21页 |
2.1.2 传统机场应急疏散流程 | 第21-22页 |
2.2 机场应急疏散流程的优化 | 第22-26页 |
2.2.1 机场应急疏散交通方式 | 第23-24页 |
2.2.2 机场应急疏散各部门职责 | 第24-25页 |
2.2.3 机场应急疏散流程设计 | 第25-26页 |
2.3 机场应急疏散启动与响应等级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机场旅客聚集特征研究 | 第28-42页 |
3.1 机场旅客聚集影响因素 | 第28页 |
3.2 离港旅客聚集规律分析 | 第28-38页 |
3.2.1 离港旅客聚集拟合模型 | 第28-33页 |
3.2.2 模型验证 | 第33-38页 |
3.3 到港旅客离开规律分析 | 第38-41页 |
3.3.1 到港旅客离开拟合模型 | 第38-40页 |
3.3.2 模型验证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应急疏散调度模型构建 | 第42-54页 |
4.1 单方式调度模型 | 第42-45页 |
4.1.1 问题的提出 | 第42页 |
4.1.2 模型假设 | 第42-43页 |
4.1.3 模型构建步骤 | 第43-45页 |
4.2 多方式调度模型 | 第45-48页 |
4.2.1 问题的提出 | 第45-46页 |
4.2.2 模型假设 | 第46页 |
4.2.3 模型构建步骤 | 第46-48页 |
4.3 算法设计 | 第48-53页 |
4.3.1 传统多目标算法介绍 | 第48-49页 |
4.3.2 NSGA_Ⅱ算法设计 | 第49-51页 |
4.3.3 求解步骤 | 第51-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案例应用 | 第54-64页 |
5.1 案例简介 | 第54-55页 |
5.1.1 机场概述 | 第54页 |
5.1.2 客流延误现状 | 第54-55页 |
5.2 单方式调度模型应用 | 第55-59页 |
5.2.1 运输人数的确定 | 第55-57页 |
5.2.2 发车时刻测算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5.3 多方式调度模型应用 | 第59-62页 |
5.3.1 运输人数的确定 | 第59页 |
5.3.2 发车时刻测算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5.4 结果对比分析 | 第62-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总结 | 第64页 |
6.2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
附录A | 第72-74页 |
附录B | 第74-75页 |
附录C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