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循环技术净化黑臭河道水体中试试验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5-17页 |
1.1.1 水环境污染现状 | 第15页 |
1.1.2 黑臭水体污染现状 | 第15-17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19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黑臭水体概述 | 第20-25页 |
2.1 黑臭水体形成原因 | 第20-21页 |
2.1.1 污染源的增多 | 第20页 |
2.1.2 河道淤积水动力不足 | 第20页 |
2.1.3 污水管网设置不合理 | 第20-21页 |
2.1.4 人为造成河道黑臭 | 第21页 |
2.2 黑臭水体河道评价体系及治理技术 | 第21-25页 |
2.2.1 物理法 | 第22-24页 |
2.2.2 化学法 | 第24页 |
2.2.3 生物法 | 第24-25页 |
第3章 苏州河道污染现状及污染特征因子分析 | 第25-42页 |
3.1 苏州河道污染现状 | 第25-30页 |
3.2 污染特征因子分析 | 第30-42页 |
3.2.1 分析指标及方法 | 第30页 |
3.2.2 透明度分析 | 第30-32页 |
3.2.3 溶解氧分析 | 第32-34页 |
3.2.4 总磷分析 | 第34-37页 |
3.2.5 氨氮分析 | 第37-38页 |
3.2.6 高锰酸盐指数分析 | 第38-40页 |
3.2.7 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外循环技术中试试验研究 | 第42-59页 |
4.1 中试工程的试验设计 | 第42-48页 |
4.1.1 研究区域水质概况 | 第42-45页 |
4.1.2 中试试验概况 | 第45-47页 |
4.1.3 外循环技术净化机理 | 第47-48页 |
4.2 中试试验效果 | 第48-56页 |
4.2.1 氨氮去除效果 | 第48-50页 |
4.2.2 TN去除效果 | 第50-52页 |
4.2.3 COD去除效果 | 第52-54页 |
4.2.4 TP去除效果 | 第54-56页 |
4.2.5 小结 | 第56页 |
4.3 不同流量下设备去除效果 | 第56-58页 |
4.4 外循环技术设备特点 | 第58-5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