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1.1 光聚合概述 | 第13页 |
1.2 光聚合体系的组成 | 第13-15页 |
1.2.1 低聚物 | 第13-14页 |
1.2.2 光引发剂 | 第14-15页 |
1.3 阳离子光固化活性稀释剂研究进展 | 第15-25页 |
1.3.1 脂肪族环氧乙烷 | 第16-18页 |
1.3.2 脂环族环氧乙烷 | 第18-20页 |
1.3.3 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 | 第20-25页 |
1.4 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固化体系 | 第25-27页 |
1.5 论文选题思路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氧杂环丁烷单体的光聚合动力学行为 | 第29-49页 |
2.1 前言 | 第29页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9-31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1-48页 |
2.4.1 引发剂浓度对氧杂环丁烷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 第31-33页 |
2.4.2 光强对氧杂环丁烷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 第33-34页 |
2.4.3 自由基引发剂对氧杂环丁烷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 第34-42页 |
2.4.4 脂环族环氧对氧杂环丁烷光聚合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 第42-44页 |
2.4.5 自由基单体对氧杂环丁烷光聚合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 第44-48页 |
2.5 本章结论 | 第48-49页 |
第三章 氧杂环丁烷-甲基丙烯酸酯杂化单体的合成及光聚合动力学行为 | 第49-77页 |
3.1 前言 | 第4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9-52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49-50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3.2.3 合成部分 | 第50-51页 |
3.2.4 Photo-DSC测试方法 | 第51-52页 |
3.2.5 动态力学分析(DMA) | 第5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2-75页 |
3.3.1 氧杂环丁烷杂化单体OPAMA的合成 | 第52-55页 |
3.3.1.1 红外光谱 | 第53-54页 |
3.3.1.2 核磁氢谱表征 | 第54-55页 |
3.3.2 氧杂环丁烷杂化单体OTPAMA的合成 | 第55-57页 |
3.3.2.1 红外光谱 | 第55-57页 |
3.3.2.2 核磁表征 | 第57页 |
3.3.3 氧杂环丁烷杂化单体OHPAMA的合成 | 第57-59页 |
3.3.3.1 红外光谱 | 第58-59页 |
3.3.3.2 核磁表征 | 第59页 |
3.3.4 杂化单体OPAMA的光聚合动力学行为 | 第59-64页 |
3.3.4.1 阳离子引发剂的浓度对OPAMA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 第59-62页 |
3.3.4.2 自由基引发剂浓度对OPAMA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 第62-63页 |
3.3.4.3 光强对OPAMA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 第63-64页 |
3.3.5 单体OTPAMA光聚合动力学行为 | 第64-68页 |
3.3.5.1 引发剂浓度和种类对单体OTPAMA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 第64-67页 |
3.3.5.2 光强对OTPAMA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 第67-68页 |
3.3.6 单体OHPAMA的光聚合动力学行为 | 第68-72页 |
3.3.7 杂化单体与混杂体系的光聚合动力学对比 | 第72页 |
3.3.8 杂化单体和混杂单体的抗氧阻聚性能对比 | 第72-74页 |
3.3.9 DMA分析 | 第74-75页 |
3.4 本章结论 | 第75-77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91页 |
作者简介 | 第91-93页 |
导师简介 | 第93-94页 |
附件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