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企业的风险评估研究--以中国康富为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关于融资租赁的研究 | 第10-12页 |
1.2.2 关于融资租赁风险评估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1.5.1 创新点 | 第16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融资租赁与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23页 |
2.1 融资租赁概述 | 第17页 |
2.2 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现状 | 第17-19页 |
2.3 融资租赁企业的风险概述 | 第19-21页 |
2.3.1 融资租赁企业的风险概念及特征 | 第19-20页 |
2.3.2 融资租赁企业的风险分类 | 第20-21页 |
2.4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1-23页 |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1页 |
2.4.2 契约理论 | 第21-22页 |
2.4.3 风险评估理论 | 第22-23页 |
第3章 融资租赁企业的风险评估体系设计 | 第23-33页 |
3.1 CAMELS评价体系简介 | 第23页 |
3.2 CAMELS评价体系适用性分析 | 第23-24页 |
3.3 基于CAMELS评价体系的改进设计 | 第24-33页 |
3.3.1 指标选取依据 | 第24-25页 |
3.3.2 指标体系构建 | 第25-30页 |
3.3.3 指标权重设定 | 第30-33页 |
第4章 中国康富风险评估 | 第33-46页 |
4.1 中国康富简介 | 第33页 |
4.1.1 发展历程 | 第33页 |
4.1.2 公司业务范围和经营状况 | 第33页 |
4.2 公司现行的风险管理措施 | 第33-34页 |
4.3 中国康富风险评估 | 第34-43页 |
4.3.1 资本充足性评估 | 第34-35页 |
4.3.2 资产质量评估 | 第35-36页 |
4.3.3 管理能力评估 | 第36-38页 |
4.3.4 盈利能力评估 | 第38-40页 |
4.3.5 流动性评估 | 第40页 |
4.3.6 市场敏感性评估 | 第40-41页 |
4.3.7 业务控制评估 | 第41-43页 |
4.3.8 综合评估 | 第43页 |
4.4 中国康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43-46页 |
4.4.1 缺乏独立的风险监管机构 | 第43-44页 |
4.4.2 负债率过高,风险较大 | 第44页 |
4.4.3 流动性较低,期限匹配不合理 | 第44页 |
4.4.4 融资渠道单一 | 第44-45页 |
4.4.5 盈利状况不佳 | 第45-46页 |
第5章 中国康富的风险监管改进建议 | 第46-49页 |
5.1 完善公司组织架构,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 第46页 |
5.1.1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机构建设 | 第46页 |
5.1.2 深化以员工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文化 | 第46页 |
5.2 加强流动性监管,建立有效的预警模型 | 第46-47页 |
5.3 规范租赁资产的管理水平 | 第47页 |
5.4 建立多元的融资渠道 | 第47-48页 |
5.5 积极创新业务模式 | 第48-49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49-5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