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奥陶统马五5亚段白云岩储层成因及评价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8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白云岩储层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3 鄂尔多斯盆地马五5段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第16-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思路第17页
    1.4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7-18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8-25页
    2.1 构造演化第18-19页
    2.2 地层划分对比第19-22页
    2.3 沉积微相第22-25页
第3章 白云岩储层基本特征第25-37页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25-26页
    3.2 储集空间特征第26-29页
    3.3 储层物性第29-34页
        3.3.1 孔隙度第29-31页
        3.3.2 渗透率第31-32页
        3.3.3 孔渗关系第32-33页
        3.3.4 物性平面展布第33-34页
    3.4 孔隙结构第34-36页
    3.5 储层厚度第36-37页
第4章 白云岩储层成因第37-61页
    4.1 储层成岩作用及其演化第37-44页
        4.1.1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第37-39页
        4.1.2 成岩阶段与孔隙演化第39-42页
        4.1.3 成岩相特征第42-44页
    4.2 马五5亚段白云岩成因分析第44-58页
        4.2.1 白云岩岩石学特征第44页
        4.2.2 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第44-54页
        4.2.3 白云岩成因讨论第54-58页
    4.3 储层形成机理第58-61页
        4.3.1 沉积微相对储层的影响第58-59页
        4.3.2 白云岩化对储层的贡献第59-60页
        4.3.3 溶蚀作用对储层的影响第60-61页
第5章 储层综合评价第61-65页
    5.1 储层评价方法第61-62页
    5.2 储层评价结果第62-65页
结论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频率域海洋井中电磁法物理模拟研究
下一篇:安徽滁州新元古代陡山沱组(黄墟组)地层时代、沉积环境与物源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