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治对善治的制度保障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善治与善治理论 | 第10-16页 |
1.1 善治的词源释义 | 第10页 |
1.2 我国学者对善治概念提法的解读 | 第10-13页 |
1.3 善治理论 | 第13-16页 |
2 善治的含义 | 第16-20页 |
2.1 善治的有责性 | 第16-17页 |
2.2 善治的公开性 | 第17页 |
2.3 善治的人权性 | 第17-18页 |
2.4 善治的参与性 | 第18-20页 |
3 法治与善治的关系 | 第20-23页 |
3.1 善治是法治的终极价值 | 第20页 |
3.2 法治是善治的重要途径 | 第20-23页 |
4 我国法治对善治的保障 | 第23-40页 |
4.1 有责性 | 第23-27页 |
4.1.1 公务员个体的有责性 | 第23-25页 |
4.1.2 政府整体的有责性 | 第25-27页 |
4.2 公开性 | 第27-32页 |
4.2.1 政府信息公开 | 第28-31页 |
4.2.2 政府内部管理公开 | 第31-32页 |
4.3 人权性 | 第32-35页 |
4.3.1 公民的人权保障 | 第33-34页 |
4.3.2 程序性人权保障 | 第34-35页 |
4.4 参与性 | 第35-40页 |
4.4.1 政治协商与参与 | 第36-37页 |
4.4.2 中国共产党的参与 | 第37-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